榠樝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出自《本草經集注》;1.《本草經集注》:榠樝, 大而黃, 可進酒。
2.《本草圖經》:木、葉、花、實酷類木瓜。 陶雲大而黃, 可進酒去痰者是也。 欲辨之, 看蒂間別有重蒂如乳者為木瓜, 無此者為也。
3.《綱目》:木李生於吳越, 故鄭樵《通志》謂之蠻雲, 俗呼為木梨, 則蓋蠻之訛也。 乃木瓜之大而黃色, 無重蒂者也;子乃木瓜之短小而味酢澀者也;則類之生於北土者也。 三物與木瓜皆是一類各種, 故其形狀功用不甚相遠,
【拼音名】Mínɡ Zhā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Floweringquince
【別名】木李、蠻楂、瘙樝、木梨、木葉、海棠、土木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光皮木瓜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Koehne[Cydonia sinensis Thouin]
採收和儲藏:10-11月將成熟果實摘下, 縱副為2或4塊, 內表面向上曬乾。
【性味】酸、澀;平;無毒
【歸經】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和胃舒筋, 祛風濕, 消痰止咳。 主吐瀉轉筋, 風濕痹痛, 咳嗽痰多, 泄瀉, 痢疾, 聽候僕傷痛, 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 外用:適量, 浸油梳頭
【各家論述】
1.《本草經集注》:去痰。
2.《本草拾遺》:去噁心, 止心中酸水, 水痢。
3.《日華子本草》:消痰, 解酒毒及治咽酸;煨食止痢。
4.《日用本草》:治霍亂轉筋。
5.《中國藥植圖鑒》:治肺炎、粘膜炎、支氣管炎、瘰鬁、腺病及咳嗽等。 長期服用對肺結核有良效。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