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保健養生有五法
二十四節氣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一年之中物候的變化都與節氣密切相關, 大寒節雖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但卻是一年“運”、“氣”迴圈變化的開始, 做好大寒節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 心暖則身溫”。 意思是說心神旺盛, 氣機通暢, 血脈順和, 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 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 因此在大寒時節, 我們應安心養性, 怡神斂氣, 尤其是老人家, 因今年大寒前後適逢春節, 兒孫滿堂, 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 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 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 做到早睡晚起, 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 晚起是為養陰氣。 另一方面, 古語有雲“大寒大寒, 防風禦寒”, 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 還須防風, 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 手腳易凍, 尤其應注意保暖。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 除了做到早睡晚起, 防寒防風外, 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 俗話說“寒從腳起, 冷從腿來”, 人的腿腳一冷, 全身皆冷。 “飯後三百步, 睡前一盆湯”, 入睡前以熱水泡腳, 能使血管擴張, 血流加快, 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 降低肌張力,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 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 多喝一碗藥”。 冬季活動、鍛煉對養生有特殊意義。 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 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 但應注意運動強度, 不宜過度激烈, 避免擾動陽氣, 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 等日出後為好。
食補:固護脾腎, 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 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 使腎氣堅固, 切忌粘硬、生冷食物, 宜熱食, 防止損害脾胃陽氣, 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 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
另一方面, 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 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 調養肝血上, 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 二是藥補。 “藥補不如食補”, 應以食補為主。 偏于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 如羊肉、雞肉等;偏于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 如鴨肉、鵝肉、鱉、龜、木耳等。 藥補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狀選擇服用, 如體質虛弱、氣虛之人可服人參湯;陰虛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
大寒節氣常用藥膳
山藥羊肉湯:羊肉500克, 淮山藥50克, 蔥白30克, 薑15克, 胡椒粉6克, 黃酒220克, 精鹽3克。 將羊肉剔去筋膜, 洗淨, 略劃幾刀, 再放入沸水砂鍋焯去血水。 將蔥、薑洗淨, 蔥切成段, 薑拍破。 淮山藥用清水潤透後, 切成2釐米厚的片, 把羊肉、淮山藥放入砂鍋內, 加適量清水, 先用大火燒沸後, 撇去浮沫, 放入蔥白、生薑、胡椒粉、黃酒, 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 撈出羊肉放涼。 將羊肉切成片, 倒入碗內即成。 當菜佐餐, 隨意食用。 有補脾腎, 溫中暖下的功效。
薑汁牛肉飯:鮮牛肉100克, 薑汁5克, 粳米500克, 醬油、花生油各適量。 將鮮牛肉切碎, 剁成肉糜狀,
山藥黑芝麻糊:山藥15克, 黑芝麻150克, 粳米60克, 鮮牛奶200克, 冰糖100克, 玫瑰糖6克。 粳米用清水浸泡1小時, 撈出濾幹。 山藥切成小顆粒。 黑芝麻洗淨後曬乾, 入鍋炒香, 加鮮牛奶和清水拌勻, 磨成漿, 濾出漿汁。 鍋中加適量水, 放入冰糖, 大火煮溶, 將漿水倒入鍋內與冰糖攪勻, 加入玫瑰糖, 邊煮邊攪拌成糊, 熟後即成。 當點心, 每日2次。 有滋補肝腎的功效。
遠志棗仁粥:遠志肉10克, 酸棗仁10克, 粳米50克。 將遠志、棗仁、粳米洗淨, 粳米放入砂鍋中, 加適量清水,
枸杞雞肉湯:雞半隻, 枸杞子15克, 淮山30克, 生薑片15克, 精鹽適量。 將雞肉洗淨切塊, 倒入開水鍋中燙一下取出, 以去除腥味, 然後把雞塊放入砂鍋中, 加入淮山藥、枸杞子、生薑片及適量開水, 用小火煮至肉爛湯香, 調入鹽, 再煮一沸即成。 當主餐, 隨意食用。 有補肝益腎, 溫中益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