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兒指紋診法,你瞭解嗎?

中醫上講究的是望聞問切, 雖然平時的生活中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弄懂中醫的精髓, 但瞭解一些皮毛還是可以的。 中醫中有一種療法被稱為小兒指紋診法, 這種方法據說特別神奇, 真的是這樣嗎?中醫的確可以根據觀察小兒的指紋, 來判斷出身體是否健康, 下面來看看小兒正常指紋和病理性指紋有什麼表現?

一、正常小兒指紋

1.指紋特點

在食指掌側前緣, 隱隱顯露於掌指橫紋附近, 紋色淺紅略紫, 呈單支且粗細適中。

2.影響因素

小兒指紋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如:年幼兒絡脈顯露而較長;年長兒絡脈不顯而略短。 皮膚薄嫩者, 指紋較顯而易見;皮膚較厚者, 絡脈常模糊不顯。 肥胖兒絡脈較深而不顯;體瘦兒絡脈較淺而易顯。 天熱脈絡擴張, 指紋增粗變長;天冷脈絡收縮, 指紋變細縮短。 因此, 望小兒指紋也要排除相關影響, 才能作出正確診斷。

二、病理小兒指紋

對小兒病理指紋的觀察, 應注意其紋位、紋態、紋色、紋形4方面的變化, 其要點可概括為:三關測輕重, 浮沉分表裡, 紅紫辨寒熱, 淡滯定虛實。

1.三關測輕重

小兒食指按指節分為三關:食指第一節(掌指橫紋至第二節橫紋之間)為風關, 第二節(第二節橫紋至第三節橫紋之間)為氣關,

第三節(第三節橫紋至指端)為命關。

根據絡脈在食指三關出現的部位, 可以測定邪氣的淺深, 病情的輕重。

指紋顯于風關:是邪氣入絡, 邪淺病輕, 可見于外感初起。

指紋達于氣關:是邪氣入經, 邪深病重。

指紋達于命關:是邪入臟腑, 病情嚴重。

指紋直達指端(稱透關射甲):提示病情兇險, 預後不良。

據現代研究, 心氣心陽虛衰和肺熱病患兒, 大多數指紋向命關伸延, 這是由於靜脈壓升高所致。 因指紋充盈度與靜脈壓有關, 靜脈壓愈高, 指紋充盈度就愈大, 也就愈向指尖方向發展。 血虛患兒由於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 則指紋變淡。

2.浮沉分表裡

指紋浮而顯露:為病邪在表, 見於外感表證。 因外邪襲表,

正氣抗爭, 鼓舞氣血趨向於表, 故指紋浮顯。

指紋沉隱不顯:為病邪在裡, 見於內傷裡證。 因邪氣內困, 阻滯氣血難於外達, 故指紋沉隱。

3.紅紫辨寒熱

指紋的顏色變化, 主要有紅、紫、青、黑、白等。

指紋偏紅:屬外感表證、寒證。 因邪正相爭, 氣血趨向於表, 指紋浮顯,

故紋色偏紅。

指紋紫紅:屬裡熱證。 因裡熱熾盛, 脈絡擴張, 氣血壅滯, 故見紫紅。

指紋青色:主疼痛、驚風。 因痛則不通, 或肝風內動, 使脈絡鬱滯, 氣血不通, 故紋色變青紫。

指紋淡白:屬脾虛、疳積。 因脾胃氣虛, 生化不足, 氣血不能充養脈絡, 故紋色淡白。

指紋紫黑:為血絡鬱閉, 病屬重危。 因邪氣亢盛, 心肺氣衰, 脈絡瘀阻, 故見紫黑。

一般來說, 指紋色深暗者, 多屬實證, 是邪氣有餘;紋色淺淡者, 多屬虛證, 是正氣不足。 故《四診抉微》說:“紫熱紅傷寒, 青驚白主疳。 ”

4.淡滯定虛實

指紋淺淡而纖細者, 多屬虛證。 因氣血不足, 脈絡不充所致。

指紋濃滯而增粗者, 多屬實證。 因邪正相爭, 氣血壅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