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香薷散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香薷散

【出 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 成】香薷(ru)500克(一斤) 白扁豆(微炒) 厚朴(薑制) 各250克(各半斤)

【方 訣】三物香薷豆樸先, 口渴心煩加黃連;或加芩草與木瓜, 參芪橘術脾能健。

【功 用】祛暑解表, 化濕和中。

【主 治】夏月乘涼飲冷, 外感於寒, 內傷於濕。 惡寒發熱, 頭重頭疼, 無汗四肢倦怠, 胸悶泛惡, 腹痛吐瀉, 舌苔白膩, 脈浮。

【用 法】水煎服, 或加酒少量同煎(上為粗末, 每三錢, 水一盞, 入酒一分, 煎七分, 去渣, 水中沉冷。 連吃兩服, 隨病不拘時)

【方 解】

本方為暑月外感於寒, 內傷於濕而設。 外感寒邪, 腠理閉塞, 故見惡寒發熱、頭痛頭重、脈浮等表症。

飲食生冷, 濕傷脾胃, 氣機不暢, 則胸悶泛惡、四肢倦怠, 甚或腹痛吐瀉。 治當外解肌表之寒, 內化脾胃之濕。 方中香薷辛溫芳香, 解表散寒, 祛暑化濕, 是夏月解表之要藥, 李時珍稱其“猶冬月之麻黃”, 為君藥;厚朴苦辛而溫, 行氣除滿, 燥濕行滯, 為臣藥;更用甘平之扁豆以消暑和中, 兼能化濕, 為佐使藥。 三藥合用, 既能解表寒、祛暑邪, 又能化內濕、和脾胃, 實為祛暑解表, 化濕和中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