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診斷不是一張化驗單的事 症狀、病史都要參考

自從用上微信, 經常能收到親戚朋友發的求助資訊, 通常是發來一張化驗單, 讓幫忙看看有沒有大事。 問了身邊一些同事, 大家也都有這樣的經歷, 看看化驗單給個結論, 病人覺得對於醫生而言, 只不過是舉手之勞的“小忙”。 事實上, 很多時候診斷疾病沒那麼簡單。

就拿我們科經常做的甲狀腺功能化驗為例, 光知道幾個指標是高是低根本不足以診斷病情。 我們還需要瞭解以下情況:

1.患者是否有甲狀腺毒症的表現?比如, 易激動、煩躁失眠、心悸、乏力、手抖、怕熱、多汗、消瘦、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或腹瀉、女性月經稀少等。

2.患者是否懷孕?目前處於早孕、中孕還是晚孕?因為懷孕時FT3、FT4、TSH的正常值跟化驗單後面給出的正常值範圍是不同的。 孕期用藥也是不同的。

3.患者既往有無甲狀腺疾病史?以前是否有服用過抗甲狀腺類藥物?要分清這是初次就診的結果, 還是治療後的複查。 如果原來就已經診斷為甲亢, 目前有無服用藥物, 是何種藥物, 用藥劑量多少?有無甲狀腺相關疾病家族史?最近有無服用減肥藥物?這些都是醫生需要瞭解的事。

4.除了上面的化驗單外, 是否還做了其他檢查?比如甲狀腺相關抗體、甲狀腺彩超、甲狀腺攝碘率或甲狀腺靜態顯像等檢查。

即便是明確了診斷, 治療手段也可能有藥物治療、手術、碘131同位素等治療。

目前沒有最完美的治療方案, 需要個體化治療, 醫生當面跟患者溝通, 詳細交代病情。 在醫生指導下由病人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 只看一眼化驗單根本解決不了患者的問題, 這種方式對患者也是不負責的。 醫學的根本在於“人”, 看病看的是“病人”, 而不是“病”。 如果你的醫生朋友, 在這時拒絕為你診治, 請不要遷怒於他們, 正是因為他們為了你的健康負責才無法幫這個“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