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30歲後面相靠自己 心平氣和臉更美

在心理方面, 如果一個人的內部自我結構是不和諧的, 即自我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打架”, 那麼這種衝突要麼表現為自我的內在心理衝突, 要麼外化投射到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 即自己和他人容易發生衝突。 心理衝突內化的人反映在面相上, 往往是耷拉著臉, 一副愁容苦相;心理衝突外化的人則會有一種兇狠或怨恨的面孔, 比如一臉橫肉。 而內心和諧的人, 在相貌上往往會給人一種平和輕鬆的感覺。

最近一段時間, 微信朋友圈內傳播著一種有趣的說法:人的外貌, 30歲之前是父母給的,

30歲以後是自己修的。 說法的目的是勸人“向善”, 因為“善良讓人變美”。

傳言:人過30歲後從臉上看富貴貧賤

若三十五歲後還有人誇你漂亮, 那你一定是個福星, 而且是心地善良的人。

一個人三十五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 但三十五歲以後的臉應是自己決定的。 一個人要為自己三十五歲以後的長相負責。

幼年青年時期相貌特徵與父母的遺傳因素有關, 人的下半生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響之下, 特別是人到中年後, 就顯現出受性格和品格影響所致的面貌:寬厚的人多半一臉福相;性情柔順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總是一臉凶相;心胸狹隘的人大多尖嘴猴腮、雙眉緊蹙;有人顯得特別的年輕秀美, 此類人一定單純善良,

這是長期的心與行為的修為在臉上的投影。

有慈悲心、有愛心的人, 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 讓人越看越順眼並喜歡與其接觸, 有親和力或所謂的老少通吃, 而自私、狡猾、計較的人, 相貌往往很不耐看, 即使僥倖生得姣好容貌, 稍多接觸也會毫無吸引力。

解讀:這種說法是否科學呢?

先講一個我身邊的實例。 二十多年前, 阿玲上高中。 那時的她是一個醜小鴨, 厚嘴唇, 小眼睛, 人又胖。 班裡幾乎沒有男生願意和她說話。 若是班裡的男生想捉弄另一個男生, 必然就會把阿玲與這個男生扯在一起, 以此來取笑對方。 二十年後, 高中同學聚會, 當時的班花現在已經無人喝彩, 但阿玲的變化卻令人刮目相看。 以前那個永遠低著頭、不敢說話的阿玲,

變得落落大方, 待人接物既熱情真誠又舉止得體。 儘管阿玲的五官看起來變化不大, 但不再有同學覺得阿玲長得醜了, 相反覺得現在的她很有魅力。 阿玲已經做了多年的銷售, 讓大家有目共睹的是, 人家的成功沒有憑藉相貌。

相貌, 實在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 相似的面孔, 如果附著在不同的人身上, 就會獲得不同的評價。 比如一些著名歌星或當紅的體育明星, 在巔峰時期,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人特別帥、特別瀟灑, 或特別漂亮、特別動人。 但是, 如果換作一些幾乎具有相同面孔的模仿秀參加者, 走在大街上或許都沒人理睬。 可見, 相貌對他人的吸引力不完全取決於五官的客觀結構, 還取決於一個人的外部評價。

相貌:認知偏差, 暈輪效應

如果一個人有了與眾不同的才能因而受人青睞, 那麼其才能以外的部分, 也會被認為是出類拔萃的, 包括長相。 這種認知上的偏差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暈輪效應。 所以, 很多人追求成功, 成功之後的隱秘收穫就是會改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外貌。 當然, 成功需要積澱, 需要閱歷, 需要時間。

因此, 人們說人的外貌30歲之前是父母給的, 30歲以後是自己修的。 當然, 30歲只是一個籠統的概括, 還有人劃定為40歲。 30歲之前, 年輕容顏的背後是稚嫩;30歲之後, 容顏雖然在生理上已經漸漸地由盈轉虧, 但容顏以外的力量卻在悄悄地撐起魅力。

除了成功, 還有學識。 古語雲,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個人如果經常讀書,

其內心世界就會發生變化, 一些文明的、教化的知識會逐漸內化到一個人的性格當中, 對其氣質、視野、待人接物等產生影響。 這些內在的修為會成為個人氣息的一部分而散發出來, 並逐漸被周圍的人感受到。 有研究顯示, 在人際溝通中, 語言的作用僅占7%, 聲音占38%, 而視覺資訊則占到55%。 有內在修為的人其言行舉止都會呈現出一種令人舒適的感覺, 這些非語言資訊的傳遞, 會給他人一種深切的美感。 特別是對於女性而言, 三分長相, 七分態!這七分的神態尤其需要文化的濡養。

除了學識, 品性也會給容貌加分。 在《西遊記》中, 火眼金睛的孫悟空總是能夠發現美豔的女子實際是害人的妖精。 當然, 這是一種文化的隱喻。

暗指一個人如果具有一副蛇蠍心腸, 縱然會百般掩飾自己, 但終究會被識別並暴露本來面目的。 相反,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則以其雍容端莊的面孔和善良正義的心腸, 贏得了無數人的敬仰。 生活中, 如果一個人尖酸刻薄、心胸狹隘, 那麼即使其貌若天仙, 也不會招人喜歡的。 就像林黛玉, 初看相貌姣好, 但時間一長, 似乎就是一張“苦瓜臉”。 很多人因為其性格偏狹善妒而被別人在心裡將之打入冷宮。 所以, 那些心地善良正直的人, 在相貌上給人的感覺都很舒服。

塑造:你的臉盤, 你來做主

在心理方面, 如果一個人的內部自我結構是不和諧的, 即自我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打架”, 那麼這種衝突要麼表現為自我的內在心理衝突, 要麼外化投射到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即自己和他人容易發生衝突。心理衝突內化的人反映在面相上,往往是耷拉著臉,一副愁容苦相;心理衝突外化的人則會有一種兇狠或怨恨的面孔,比如一臉橫肉。而內心和諧的人,在相貌上往往會給人一種平和輕鬆的感覺。

此外,對容貌進行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照鏡子時,大腦會進行自動完善。所以,鏡子中的人會比真實長相好看30%。即人在根據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來“塑造”自己的形象,當然當事人自己是覺察不到的。而在看待他人時,人的這種能力也會被調動起來,如果對其有好的感覺或期待,就會在這種感覺或期待的驅動下,“塑造”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如果對方是名人甚至是偶像,被誇大的成分,則不止是30%。

所以,如果你已經30歲了,就需要為自己的相貌負責了!精氣神,可以改變面貌。你的臉盤,你可以做主!

要麼外化投射到自己和他人的人際關係當中,即自己和他人容易發生衝突。心理衝突內化的人反映在面相上,往往是耷拉著臉,一副愁容苦相;心理衝突外化的人則會有一種兇狠或怨恨的面孔,比如一臉橫肉。而內心和諧的人,在相貌上往往會給人一種平和輕鬆的感覺。

此外,對容貌進行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照鏡子時,大腦會進行自動完善。所以,鏡子中的人會比真實長相好看30%。即人在根據自己對自己的期望來“塑造”自己的形象,當然當事人自己是覺察不到的。而在看待他人時,人的這種能力也會被調動起來,如果對其有好的感覺或期待,就會在這種感覺或期待的驅動下,“塑造”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如果對方是名人甚至是偶像,被誇大的成分,則不止是30%。

所以,如果你已經30歲了,就需要為自己的相貌負責了!精氣神,可以改變面貌。你的臉盤,你可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