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有什麼關於癌症的說法,
無論是吃什麼會得癌症,
還是吃什麼可預防癌症,
都能吸引無數眼球。
關於飲用水中的溴酸鹽超標的話題曾集成了熱門話題的若干關鍵字——飲用水、癌症、行業黑幕、主管部門不作為等等,
所以有文章驚呼“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在慢慢殺人”。
那麼,
這個“溴酸鹽”到底有多“毒”呢?
自然的水中幾乎沒有溴酸鹽,
但是有一些以其他狀態存在的溴元素。
在現代飲用水處理中,
通常要進行殺菌處理,
讓細菌含量降到某個規定值以下。
對於瓶裝水來說,
殺菌步驟就更為重要。
試想,
瓶裝水可能存放很長時間才被消費,
如果沒有經過殺菌處理,
時間一長,
瓶裝水就成了一瓶細菌培養液了。
多年來,
人們用漂白粉殺菌。
漂白粉含氯,
其殺菌後的副產物也因此飽受質疑。
人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其他的殺菌方式,
臭氧殺菌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種。
臭氧是一種氧化性能極高的活性氧,
殺菌效果很出色。
但是,
它也能夠將水中的溴元素氧化成溴酸鹽。
這就是飲用水中的溴酸鹽的來源。
不難看出,
飲用水中的溴酸鹽,
與水質(水中本來的溴含量)和處理過程(臭氧處理流程和用量)有關。
水中的溴酸鹽一旦產生,
就很難除去。
一般而言,
臭氧處理的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在每升幾到幾十微克的範圍。
溴酸鹽對於人體是否有害的研究,
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才得到重視。
不過,
迄今為止,
研究都是停留在動物實驗的水準。
美國環保局和世界衛生組織分別對這些研究進行了總結,
結論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溴酸鹽對於人體的危害,
但是有很多證據證明其對於動物的危害。
所以,
美國環保局和世衛組織把溴酸鹽放在“可能的致癌物”類別裡,
而不是在“致癌物”類別裡。
基於動物實驗的結果,
研究工作者推測了溴酸鹽對人體可能的危害。
不同的研究論文所推測出的資料不完全一樣,
一般結論是如果每天飲用兩升溴酸鹽濃度在每升10微克左右的水,
幾十年下來,
得癌症的概率會高十萬分之幾。
目前認為溴酸鹽的作用跟總量有關,
也就是說重要的是日積月累吃進了多少溴酸鹽,
而不是喝的那瓶水中含有多少溴酸鹽(當然如果把溴酸鹽當飲料喝了肯定有問題)。
但是溴酸鹽畢竟對於人體沒有什麼好處,
按照食品管理的通常原則,
如果沒有好處,
那麼只要懷疑有害,
就要求其濃度越低越好。
世界衛生組織最初推薦的控制含量是每升25微克,
堅持喝這個濃度的水,
幾十年之後罹患癌症的概率會比別人高萬分之一。
美國環保局要求的濃度是每升10微克,
而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這個濃度在目前的飲用水處理中可以做到,
檢測手段也能夠檢測出來,
於是把“推薦濃度”也降為了每升10微克。
在飲用水的安全性問題中,
最重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和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離子的去除在技術上不難做到,
也不易帶來其他後果。
但是任何殺死微生物的方式,
都可能帶來其他的後果。
2007年Mutation Research上刊登了一篇綜述,
總結了過去三十年中各種飲用水殺菌方式所產生的副產物,
總共有八十五種,
其中有十一種在美國被列為受控指標。
其他的七十四種未被列為監控指標,
並不是因為無害,
而是缺乏足夠的資料來設定合理指標。
換句話說,
溴酸鹽不過是飲用水中若干種可能對人體有害的成分之一。
因為目前沒有發現它對於人體有什麼好處,
所以我們希望盡可能地降低它的含量。
其實那些超過美國或者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幾倍的含量,
並不比品質不好的空氣和許多傳統食物中的致癌物給人體增加的癌症發生風險更高。
出於減少一切健康風險的考慮,
要求飲用水中盡可能降低溴酸鹽含量本身無可厚非,
但是把風險大小簡單化成“有”還是“沒有”,
並且用一些聳人聽聞、悲天憫人的說法來吸引注意,
只能是誤導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