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證的治療方法
擁有健康的身體, 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工作品質才能得到保證, 假如不慎患上了脾胃虛弱證, 萬萬不能諱疾忌醫, 否則最終只會受到更大的折磨及傷害, 脾胃虛弱證的治療方法目前還是比較多的, 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
一枝黃花 蒼耳子
【用量】一枝黃花18g, 蒼耳子12g。
【功效】疏散風熱, 清解表毒。
【主治】時邪外感發熱。
【按語】一枝黃花疏風達表、清熱解毒, 蒼耳子行走上下肌膚, 有疏散宣通之功, 二藥合用, 既可疏散風熱, 又可清解表毒, 治療時邪外感之發熱, 無論風寒、風熱所致, 均可用之。 風寒者加荊芥、防風、蘇葉各8g,
丁香 郁金
【用量】丁香4g, 郁金20g。
【功效】行氣通絡, 開竅醒腦。
【主治】中風後半身不遂、言語謇澀。 頑固性頭痛頭暈。
【按語】丁香氣味辛香, 辛能行散, 香能開竅, 具有“開九竅, 舒鬱氣”(《本草再新》)的作用;郁金行氣解鬱, 活血通絡, 二藥合用, 可行氣通絡、開竅醒腦, 用於治療中風後半身不遂、言語謇澀, 以及頑固性頭痛頭暈方中, 可增強療效。 二藥合用雖為“十九畏”配伍禁忌之一, 但臨床應用並無不良反應。
人參 三七 琥珀
【用量】人參6g, 三七3g, 琥珀4g。
【用法】共為細末, 分次吞服。
【功效】益心氣, 活心血, 通心絡, 安心神。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按語】人參大補心氣而推動心血運行;三七活心血、通心絡;琥珀安神寧心。
人參 五靈脂
【用量】人參6g, 五靈脂10g。
【功效】益氣活血, 行瘀止痛。
【主治】氣虛血瘀, 虛實互見之證, 如冠心病心絞痛之胸痹, 潰瘍病、萎縮性胃炎之脘痛等。 肝脾腫大屬氣虛血瘀者。 小兒疳積亦可選用。
【按語】二藥屬傳統“十九畏”中配伍禁忌之一。 久病多虛亦多瘀, 胃脘久痛者, 恒多氣虛夾瘀之證, 脾胃氣虛, 故證見乏力, 面蒼, 空腹時則痛, 得食可暫安;瘀血阻絡, 故疼痛較劇, 或如針刺, 痛點固定, 舌見瘀斑, 大便隱血多為陽性。 此與脾胃虛寒, 其痛綿綿,
人參 升麻
【用量】人參8g, 升麻10g。
【功效】補益脾氣, 升清降濁。
【主治】脾虛下陷證, 如內臟下垂、慢性痢疾後重、低血壓、眩暈、蛋白尿等。 若癃閉、尿毒癥、大便不爽、胸腹脹滿等氣虛而濁氣不降者亦可參用。
【按語】《醫學啟源》:“人參, 善治短氣, 非升麻為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
人參 半夏
【用量】人參6g, 制半夏8g。
【功效】補益元氣, 和胃止嘔。
【主治】妊娠惡阻以及尿毒癥等頑固性嘔吐屬元氣虛損、胃氣上逆者。
【按語】嘔吐甚者用生半夏9~12g, 先煎, 或加生薑二片亦可。 尿毒癥體虛甚者須配合香砂六君子湯, 或再加大黃適量, 可減輕症狀,
人參 蘇木
【用量】人參6g, 蘇木15g。
【功效】補益心肺, 祛瘀通經。
【主治】肺心病、風心病屬心肺氣虛血瘀, 證見胸悶、咳喘、唇紺、浮腫者。
【按語】風心病合併咳血者, 用二藥加花蕊石30g有較好療效。
人參 附子
【用量】紅人參10g, 制附子8g。
【功效】益氣強心。
【主治】心力衰竭。
【按語】人參與附子相伍乃著名的參附湯, 原用於治療氣陽暴脫之厥逆自汗、氣促喘息病證。 實驗研究證明, 人參主要含人參皂甙, 具有強心抗休克作用, 可治心原性休克;附子主要含烏頭堿, 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合用則強心作用增強。 近現代臨床也證實其強心作用, 以至成為世所公認的治療心力衰竭的佳品。 若系重症患者, 人參、附子用量須加大。
人參 黃芪 三七
【用量】紅人參15g, 生黃芪、田三七各30g。
【用法】共研細末, 每服3g, 一日三次, 飯前一小時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氣化瘀止痛。
【主治】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 證見胃脘脹痛, 有出血徵象, 辨證屬於脾虛氣弱者。
【按語】服用3~5日, 即能增加體氣, 止血止痛, 連服l~2月, 每可臨床治癒
三七 大黃 郁金 牛膝
【用量】三七3g(分沖), 熟大黃、郁金、淮牛膝各9g。
【功效】止血祛瘀, 疏肝理氣。
【主治】胃中積熱、肝火犯胃之胃出血, 證見嘔血、便血者。
【按語】脾胃虛寒者不宜用之。 胃脘痛脹者加木香4g、厚樸3g;脅痛加金鈴子、白芍各l0g;噯氣加代赭石15g;脾胃虛弱加砂仁3g;噁心嘔吐加姜半夏、竹茹各6g;胃陰虛者加麥冬、石斛各10g。 藥後二三天即可大便隱血轉陰。
三七 丹參
【用量】參三七3g(研末, 分次吞服), 丹參15g。
【功效】活血化瘀, 止痛定悸。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按語】《本草求真》:“三七, 世人僅知功能止血住痛, 殊不知痛因血瘀則疼作, 血因瘀散則血止。 三七氣味苦溫, 能於血分化其血瘀。 ”實驗證明, 三七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低冠狀動脈的阻力, 並能減少心肌耗氧量, 故為治療血瘀性心絞痛的主藥。 《本草正義》:“丹參專入血分, 其功在於活血行血, 內之達臟腑而化瘀滯……, 外之利關節而通脈絡。 ”實驗證明, 丹參亦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 並可減慢心率, 縮短心肌缺血的持續時間。 二藥合用, 化瘀通脈, 有相輔相成之妙。 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無論急性期或緩解期, 均可使用。
此外, 二藥合用, 尚可治療肝脾腫大。
三七 雞內金
【用量】三七3g(研吞), 雞內金10g。
【功效】化瘀消積。
【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按語】三七化瘀和血,善通肝絡;雞內金消積化食,《醫學衷中參西錄》尚曰:“治痃癖癥瘕,通經閉”。二藥合用,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症狀,增進食欲,並改善肝功能。
三棱 莪術
【用量】三棱、莪術各8g。
【功效】行氣活血,散結化積。
【主治】①各種氣血鬱積證,如閉經、痛經、積聚、癭瘤、痰核等。②肝脾腫大、肝硬化。③胃癌、肝癌、宮頸癌、卵巢囊腫、皮膚癌等。
【按語】三棱為血中氣藥,莪術為氣中血藥,《醫學衷中參西錄》:“化血之功三棱優於莪術,理氣之功莪術優於三棱。”二藥合用則行氣活血之力頗強,是治療癥瘕腫瘤的良藥。現今引申治療多種氣滯血瘀病證,建功甚速。
土茯苓 萆薢
【用量】土茯苓45g,萆薢15g。
【功效】祛濕毒,除痹痛。
【主治】痛風。對膏淋、尿濁、蛋白尿、帶下屬濕熱壅結者亦效。
【按語】痛風乃嘌呤代謝紊亂,系尿酸生成過多、排泄減少所致,在中醫乃濕濁瘀阻,停著經隧而致骨節腫痛之證,治宜泄化濁瘀。土茯苓善祛濕毒而利關節,萆薢善利濕濁而舒筋絡,二藥合用,可快速消除症狀,降低血尿酸指標,是治療痛風的要藥。土茯苓、萆薢亦可同威靈仙合用,威靈仙宣通十二經絡,對改善關節腫痛有效。
大黃 人參
【用量】大黃10~15g,人參5~8g。
【功效】泄濁排毒,益氣扶正。
【主治】①正氣衰敗,邪毒壅滯之尿毒癥。②急性心肌梗塞,證見大便秘結,非通下而不能緩解症狀者。③各種血液病,正氣衰敗而又有火氣升騰之吐血、衄血者(此時用生曬參)。
【按語】二藥配伍,用於邪實而正虛之證,邪實而正不虛者忌用。
大黃 三七 花蕊石
【用量】大黃10~30g,三七3g,花蕊石20g。
【功效】通腑泄熱,化瘀止血。
【主治】急性腦卒中大便秘結者。
【按語】用大黃、三七和花蕊石治療急性腦卒中,不論其出血性或缺血性,均以大便秘結為應用指征,直至大便稀軟時停用。三藥聯用,通腑泄下、化瘀止血,可起到降壓、止血、改善顱內壓和退熱的作用。
大黃 大黃炭
【用量】生大黃3~6g,大黃炭15~30g。
【功效】瀉下排毒。
【主治】慢性腎功能衰竭。
【按語】大黃瀉下濁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對多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均有良效。如服後便次在3次以上者,可酌減生大黃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為宜。如加用六月雪、扡扡活、牡蠣各30g、石葦20g,可提高療效。
大黃 乾薑
【用量】大黃6g,乾薑3g。
【功效】溫脾清胃,安和中州。
【主治】寒熱互結之胃脘痛。
【按語】純寒純熱者忌用。
大黃 生石膏
【用量】生大黃10~15g,生石膏30~60g。
【功效】峻下清熱。
【主治】外感時邪,衛氣同病,肺胃壅熱,證見高熱、煩渴、大便秘結,甚則神昏譫語者。
【按語】生大黃峻下,生石膏清熱,二藥合用,可直泄經腑實熱,從而頓挫熱勢,存陰保津,縮短療程。
大黃 生地黃
【用量】大黃8g,生地黃20g。
【功效】瀉熱止血,涼血養陰。
【主治】邪熱夾瘀熱之血證,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尿血等。
【按語】二藥合用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有瘀熱者亦效。重用大黃、生地,尚可治肝病血熱。
大黃 代赭石
【用量】大黃10g,代赭石30g。
【功效】通腑、降逆止血。
【主治】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如咳血、嘔血、鼻衄、齒衄、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倒經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釜底抽薪以止血;代赭石平肝熱,重鎮降逆以止血,二藥合用,上鎮下瀉,乃針對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病勢發揮作用。
大黃 阿膠
【用量】大黃6g,阿膠10g。
【功效】通腑瀉下,養血止血。
【主治】血虛夾瘀熱之血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阿膠養血止血,用於治療血虛夾瘀熱的各種血證效果較好,如血淋、血尿、吐血、崩漏、月經過多,以及肝病血證等。
大黃 草果仁
【用量】制大黃8g,草果仁6g。
【功效】泄熱,化濁,解毒。
【主治】腎功能不全,證見濕濁化熱,毒邪內陷,邪毒交阻而上逆者。
【按語】大黃泄濁解毒,草果仁燥濕化濁,二藥合用,適用於濕濁毒邪蘊滯之證,如熱勢較重,或陰傷津虧者忌用
以上便是關於脾胃虛弱證這種疾病的介紹,要想遠離脾胃虛弱證或者病情早日改善,就要謹遵醫囑
【按語】三七化瘀和血,善通肝絡;雞內金消積化食,《醫學衷中參西錄》尚曰:“治痃癖癥瘕,通經閉”。二藥合用,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症狀,增進食欲,並改善肝功能。
三棱 莪術
【用量】三棱、莪術各8g。
【功效】行氣活血,散結化積。
【主治】①各種氣血鬱積證,如閉經、痛經、積聚、癭瘤、痰核等。②肝脾腫大、肝硬化。③胃癌、肝癌、宮頸癌、卵巢囊腫、皮膚癌等。
【按語】三棱為血中氣藥,莪術為氣中血藥,《醫學衷中參西錄》:“化血之功三棱優於莪術,理氣之功莪術優於三棱。”二藥合用則行氣活血之力頗強,是治療癥瘕腫瘤的良藥。現今引申治療多種氣滯血瘀病證,建功甚速。
土茯苓 萆薢
【用量】土茯苓45g,萆薢15g。
【功效】祛濕毒,除痹痛。
【主治】痛風。對膏淋、尿濁、蛋白尿、帶下屬濕熱壅結者亦效。
【按語】痛風乃嘌呤代謝紊亂,系尿酸生成過多、排泄減少所致,在中醫乃濕濁瘀阻,停著經隧而致骨節腫痛之證,治宜泄化濁瘀。土茯苓善祛濕毒而利關節,萆薢善利濕濁而舒筋絡,二藥合用,可快速消除症狀,降低血尿酸指標,是治療痛風的要藥。土茯苓、萆薢亦可同威靈仙合用,威靈仙宣通十二經絡,對改善關節腫痛有效。
大黃 人參
【用量】大黃10~15g,人參5~8g。
【功效】泄濁排毒,益氣扶正。
【主治】①正氣衰敗,邪毒壅滯之尿毒癥。②急性心肌梗塞,證見大便秘結,非通下而不能緩解症狀者。③各種血液病,正氣衰敗而又有火氣升騰之吐血、衄血者(此時用生曬參)。
【按語】二藥配伍,用於邪實而正虛之證,邪實而正不虛者忌用。
大黃 三七 花蕊石
【用量】大黃10~30g,三七3g,花蕊石20g。
【功效】通腑泄熱,化瘀止血。
【主治】急性腦卒中大便秘結者。
【按語】用大黃、三七和花蕊石治療急性腦卒中,不論其出血性或缺血性,均以大便秘結為應用指征,直至大便稀軟時停用。三藥聯用,通腑泄下、化瘀止血,可起到降壓、止血、改善顱內壓和退熱的作用。
大黃 大黃炭
【用量】生大黃3~6g,大黃炭15~30g。
【功效】瀉下排毒。
【主治】慢性腎功能衰竭。
【按語】大黃瀉下濁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對多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均有良效。如服後便次在3次以上者,可酌減生大黃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為宜。如加用六月雪、扡扡活、牡蠣各30g、石葦20g,可提高療效。
大黃 乾薑
【用量】大黃6g,乾薑3g。
【功效】溫脾清胃,安和中州。
【主治】寒熱互結之胃脘痛。
【按語】純寒純熱者忌用。
大黃 生石膏
【用量】生大黃10~15g,生石膏30~60g。
【功效】峻下清熱。
【主治】外感時邪,衛氣同病,肺胃壅熱,證見高熱、煩渴、大便秘結,甚則神昏譫語者。
【按語】生大黃峻下,生石膏清熱,二藥合用,可直泄經腑實熱,從而頓挫熱勢,存陰保津,縮短療程。
大黃 生地黃
【用量】大黃8g,生地黃20g。
【功效】瀉熱止血,涼血養陰。
【主治】邪熱夾瘀熱之血證,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尿血等。
【按語】二藥合用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有瘀熱者亦效。重用大黃、生地,尚可治肝病血熱。
大黃 代赭石
【用量】大黃10g,代赭石30g。
【功效】通腑、降逆止血。
【主治】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如咳血、嘔血、鼻衄、齒衄、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倒經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釜底抽薪以止血;代赭石平肝熱,重鎮降逆以止血,二藥合用,上鎮下瀉,乃針對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病勢發揮作用。
大黃 阿膠
【用量】大黃6g,阿膠10g。
【功效】通腑瀉下,養血止血。
【主治】血虛夾瘀熱之血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阿膠養血止血,用於治療血虛夾瘀熱的各種血證效果較好,如血淋、血尿、吐血、崩漏、月經過多,以及肝病血證等。
大黃 草果仁
【用量】制大黃8g,草果仁6g。
【功效】泄熱,化濁,解毒。
【主治】腎功能不全,證見濕濁化熱,毒邪內陷,邪毒交阻而上逆者。
【按語】大黃泄濁解毒,草果仁燥濕化濁,二藥合用,適用於濕濁毒邪蘊滯之證,如熱勢較重,或陰傷津虧者忌用
以上便是關於脾胃虛弱證這種疾病的介紹,要想遠離脾胃虛弱證或者病情早日改善,就要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