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多層內衣填充羊絨最保暖

對“寒潮”保健, 一身保暖的衣服必不可少。 然而, 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花樣翻新的保暖材料, 很多消費者都無所適從。 傳統的棉+萊卡, 新潮的遠紅外內衣, 究竟誰更保暖, 誰更舒適?且聽我們細說端詳。

內衣 “遠紅外保暖保健”存疑

對於現代人而言, 冬天的衣物保暖固然重要, 但輕便也不可或缺。 在此需求上, 保暖內衣應運而生。

北京服裝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青表示, 目前保暖內衣一般靠三條途徑來實現保暖, 一是改進紡織材料, 隔絕空氣;二是加膜保暖;三是利用新技術。

羊毛、萊卡纖維等保暖材料的原理屬於第一種,

這些纖維有類似空心的結構, 可以隔絕空氣, 起到保暖作用。 而早期上市的第一代保暖內衣採用的大多是第二種保暖方式, 即在兩層面料間鍍反光膜。 內衣裡外兩面是純棉, 中間夾了兩層塑膠薄膜, 薄膜和純棉之間填充太空棉, 以達到保暖效果。 而新技術保暖的代表是遠紅外技術, 遠紅外技術是在紡織的時候將接近納米級別的氧化鋅或氧化鋯一類的陶瓷材料加入纖維中, 由於這類陶瓷材料能激發人體血液微循環, 所以可起到一定的升溫作用。 如生態絨內衣是複合纖維, 含有天然礦石中提取的遠紅外磁粉, 主要為中老年人設計, 由於是新開發的產品, 實際效果如何還沒有定論。

“眼下商場出售的保暖內衣有不少都打著具有遠紅外等保健功能牌子。

但據中消協對國內一些保暖內衣的測試, 發現多數保暖內衣的遠紅外發射率並不比一般羊毛內衣和普通化纖面料高。 而對遠紅外的保健功能, 專家各持己見, 存在一定爭議。 ”

【建議】

多層內衣填充羊絨最保暖

李青表示, 大家在購買多層內衣時應該注意, 內外兩層最好選擇純棉質地的面料, 而中間的填充物, 羊絨是最保暖的, 但是價格較高。 其次可選擇填充羊毛、多孔滌綸、腈綸等, 保暖效果也不錯。 最好不要選擇填充塑膠薄膜的保暖內衣, 透氣性不好, 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和保暖內衣一樣, 羽絨服也是冬天必不可少的衣物。 自從在市場上出現以來, 羽絨服的保暖性就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隨著對保暖材料的不斷探索, 羽絨服中填充的絮材已經遠遠不只是羽絨, 駝絨、羊毛等等材料也相繼被作為填充的材料。

李青表示, 填充衣物的保暖性能主要取決於纖維夾層中空氣數量和狀態, 優良的保暖材料其纖維與空氣含量應有一個最佳的比例。

李青介紹說, “一方面, 由於駝絨纖維較細, 對熱輻射的反射能力強, 使得人體輻射的能量能夠以較高的比例反射回人體, 從而起到比較好的保溫作用。 另一方面, 由於駝絨絮片內纖維根數多, 絮片內靜止空氣被分割得非常細, 從而加強了對空氣流動的阻隔能力, 有利於對靜止空氣的保持。 ”在幾種常見的絮材中, 駝絨絮片由於以上特點,

它的保暖性能比其他材料更好。

【內衣面料點評】

棉:吸汗、透氣性能好, 手感較柔軟。 一般保暖內衣中棉的含量應在40%-60%之間。

彩棉:在棉的基礎上, 具有天然色澤, 故而也不含化學有害物質。

絲光棉:採用100%純棉, 經絲光燒毛工藝製成, 具有棉的優點, 且色彩鮮豔、外觀美觀、光潔度高。 穿著舒適, 無壓迫感, 且穿著時不會起毛, 輕柔滑爽。

Modal(莫代爾)纖維:採用天然木材或者其他材料紡絲加工成纖維。 對人體皮膚傷害小, 可自然分解。 質地柔軟, 可燃性較強, 多次洗滌不易掉色。

暖卡(細旦、超細旦丙綸長絲):“暖卡”纖維在諸多方面超過羊絨和全棉, 如在保暖率上, 超過羊絨21%;在排汗、導濕、透氣性能上超過全棉10%-15%。

Lycra(萊卡)纖維:現在一般的內衣都屬於棉+萊卡,

克服了純棉織物的強力較低, 尺寸穩定性差的缺點, 具有手感彈性好, 可機洗等優點。 含萊卡內衣外表美觀, 不易泛黃, 貼身穿著特別舒適。

【外衣絮材點評】

棉花:最傳統的保暖絮材, 保暖性較好, 透氣、透濕性強。 穿著時間變長後, 棉絮片將不再蓬鬆, 保暖性降低。

羽絨:傳統絮材, 輕、柔、保暖性好。 但用作填充材料時, 對面料要求較高, 否則易鑽絨;填充羽絨製品一般使用的是化纖織物, 易產生靜電, 舒適性差;體積大, 臃腫。

羊毛保暖絮片:彈性好, 蓬鬆, 重量較輕, 保暖性好。 但易變形易被蟲蛀。

駝毛保暖絮片:以駱駝的毛作為填充材料, 具有分量輕、易洗滌、保暖性好、防風等優點, 價格又比同等的羽絨便宜一些。

駝絨保暖絮片:駝絨是駱駝貼身的一層短絨毛,

該種絮片輕薄、蓬鬆、防風、防黴、透氣性和保暖性極好。 製成的服裝穿著舒適, 不臃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