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便秘的7大原因 緩解便秘吃什麼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複雜症狀, 而不是一種疾病, 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幹結、排便費力等。 由於便秘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症狀,

症狀輕重不一, 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會, 認為便秘不是病, 不用治療, 但實際上便秘的危害很大。 便秘的“報警”徵象包括便血、貧血、消瘦、發熱、黑便、腹痛等和腫瘤家族史。 如果出現“報警”徵象應馬上去醫院就診, 作進一步檢查。

正常的動物都不受便秘困擾, 為什麼人會有呢?便秘不是病, 但是一便秘起來真要命。 看看下面的便秘七大原因, 找找你是否有這樣的壞習慣。

原因1:沒有定時排便

當你有便意時, 千萬不要先“忍一忍”。 當你抑制了這一陣便意後, 過後再想排便就很難了。 因為久而久之腸道就會失去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 答辯在場內停留過久就會變得又幹又硬。 所以, 不妨將“排便”視為頭等大事, 當有便意時,

要第一時間去解決它。

原因2:便便時看書或報紙

總有這樣的一些人, 去廁所的時候肯定要拿本書或報紙。 這其實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大便不暢的時候, 坐在馬桶上, 看著書、報紙, 似乎很悠哉, 不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10分鐘以後, 如果您還坐在馬桶上, 就會給肛門造成不必要的壓迫, 肛門的健康就是這樣悄悄被破壞的。

原因3:常穿塑腰帶或塑身衣

緊身衣抑制了調節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 使大腸內分泌的消化液減少, 在小腸中, 將食物分解向前推的氣力變弱, 於是食物殘渣在經過大腸的時候, 要比正常的時候費時。 這位教授指出,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 很輕易產生便秘。 所以說, 便秘重症的女士, 儘量不要穿緊身衣,

特殊是睡覺的時候, 更不要給身體太多的束縛。

原因4:習慣性地服用便秘藥

如若長期服用便秘藥, 必定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因為不能用自身能力進行排便, 而是要借助外力, 進而產生依賴影響。 長期以往腸壁會變薄, 從而傷害身體。

原因5:飲食過於精細少渣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增加了動物性食物的消費, 雞、鴨、魚、肉等葷食吃得越來越多, 穀類食物吃得越來越少, 且以精米、精面為主。 由於食物過於精細, 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減少, 使得腸道蠕動緩慢、排便不暢而造成便秘。 據我國居民營養調查發現, 平均每人每日的膳食纖維攝入量已由過去的26克下降至17克。

原因6:液體量攝入不足

便秘患者一天最好喝8~10杯水。

特別是早晨起來, 空腹喝一杯溫水, 可以喚醒大腸, 刺激胃腸的反應。 再說, 大便的70%都是水分, 從這一點看, 充足的水分攝取, 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如果我們的身體缺水, 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吸收出去, 結果大便就會變得乾燥。 硬結的大便很難潤滑地通過直腸和肛門, 這就造成排便的痛苦, 給肛門造成傷害, 引起肛裂等不良症狀。

原因7:運動量少

久坐少動, 長期不喜歡運動, 腸道蠕動慢, 肌肉收縮無力, 腹壓降低使得排便動力不足, 很容易發生便秘。

有益於緩解便秘的食物

蘆筍、洋蔥等富含寡糖的食物。 寡糖又被稱為低聚糖, 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 其聚合度相對較低。 研究發現, 寡糖能增加母乳的雙歧桿菌含量,

有助調整腸道環境。 富含寡糖的食物還有大蒜、咖啡、玉米、蜂蜜、各類豆製品等。

青椒、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在腸道內的維生素C是乳酸菌的食物之一, 能增加益生菌數量, 從而間接預防便秘。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還有鮮棗、柳丁和綠葉蔬菜等。

橄欖油、葵花籽油等富含油酸的食物。 油酸有乳化作用, 能軟化腸內糞便, 促進排便。 富含油酸的食物還有芝麻、花生、杏仁、核桃等堅果。

粗糧和蔬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食物中膳食纖維分水溶性和不溶性兩種, 前者能軟化糞便, 增加腸道益生菌數量, 調整人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後者能在腸道內吸水膨脹, 刺激腸壁, 加快腸道蠕動以及吸附有害物質, 並將其排出體外。

富含這兩種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各種粗糧雜豆, 比如糙米、紅豆、綠豆、芸豆等, 菌藻類食物, 如木耳、海帶、口蘑等, 以及各種水果蔬菜, 如番茄、牛蒡、蘋果等。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 緩解便秘的症狀要從飲食開始, 只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就能更好的預防便秘發生, 女性們要注意便秘的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