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吞藥片有5大害 送到胃腸才起效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司機因頭痛到藥店買了一瓶止痛藥, 由於心急, 他一邊開車一邊把兩片藥幹吞下去, 當時就感覺食管很難受。 到了晚上, 他感到胸口發悶、疼痛, 吞咽口水都很疼。 第二天早上, 他連粥都很難喝下去了, 趕忙到醫院就診。 醫生經過檢查, 診斷其為食管炎。 生活中, 不少人因為著急而幹吞藥片, 帶來很多危險。
藥物起效慢。 人體食管有三處生理性狹窄, 當食物、藥物經過時容易滯留, 或需更長時間才能到達胃腸道。 吃藥片時喝水, 能幫助其更快到達胃腸道, 利於吸收起效。 幹吞藥片時, 藥物到達胃腸所需的時間變長,
傷食管。 幹吞藥片時, 藥片容易粘在食管壁上。 一些藥物對食管黏膜具有刺激性, 滯留在食管可造成胸骨後疼痛、燒灼等不適, 嚴重時還會引起食管炎、食管潰瘍和食管糜爛。 開頭案例中的患者, 就是在幹吞藥片時破壞了狹窄處黏膜, 引起食管潰瘍, 導致炎症。
引起噁心、嘔吐。 有些藥物具有特殊的味道, 如果乾吞, 刺激性更明顯, 容易導致噁心, 甚至把藥物、食物嘔吐出來。
容易誤吸。 食管和氣管離得很近, 如果乾吞藥片, 很容易引起誤吸。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一旦藥片吸入氣管, 很可能引起窒息, 威脅生命。
傷害腎臟。 磺胺類抗菌藥等藥物, 在經過腎臟排泄時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結晶, 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
一般情況下, 如果手邊沒有水, 應找到水再吃藥, 不能幹吞藥片, 也不可用茶水、果汁、牛奶等飲料送服。 多數藥片和膠囊需150~200毫升水送服。 此外, 服磺胺類藥物和抗痛風藥時, 建議每天喝水2000~2500毫升, 以減小對腎臟的損傷。 服藥後應當避免立即躺臥, 儘量減少藥物在食管停留的時間。 某些急救藥在手邊沒有水時可嚼碎含服。 例如心絞痛急性發作時, 可將硝酸甘油嚼碎含於舌下。
需要提醒的是, 有些藥物被製成咀嚼片, 這種劑型對水的依賴不大, 可嚼服, 必要時可遵醫囑選擇此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