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墳擺供品有哪三樣 清明節上墳供品有什麼講究
上墳擺供品有哪三樣
有些地方還有清明羹飯的說法。
清明節在家裡做羹飯,
俗稱“清明羹飯”,
祭祀祖先,
保佑平安。
那時候,
每戶人家做羹飯的供品有:黃豆芽炒油豆腐、菜蕻羹、紅燒黃魚、紅燒肉、鵝肉等。
另外,
在供品中一盤青團是必不可少的,
因為它是清明的象徵。
青團是用艾青葉搗碎後取汁與糯米粉揉在一起做成的,
裡面嵌有豇豆沙或白糖芝麻或黃豆粉做的餡子。
在當今年代清明節期間,
不論是做羹飯還是去上墳,
都是對祖先和已故親人表達一種思念之情,
也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
帶上幾樣生前喜歡吃的飯菜。
一般講究3樣即可,
待香燃盡時帶回可以吃。
清明節上墳時間
有人說“早清明,
晚十一”,
也有說,
“前七後八”,
還有人說,
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
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後。
清明節上墳貢品一般都是單數, 三樣或者五樣, 常見的是擺放水果, 素食, 酒水。 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 沒有固定的規矩。 建議不用任何肉食等葷腥之物, 以素食、水果、點心、乾果、素酒等類食物祭祀為好。
可以用先人在世時比較喜歡的食物來上供, 祭祀的貢品先人是吃不到的, 但依然要精心挑選, 這是表達對先人的恭敬追思之意, 只要有一顆真誠的孝心, 即使用比較簡單的貢品, 也依然是非常圓滿的, 其次準備鮮花。
清明節上墳供品有什麼講究
除了水果, 乾貨等一些常見的貢品之外,
當祭桌上的香, 蠟燭將燃盡時, 就給祖先燒一些由錫箔折成的“銀元寶”送行。 老底子, 普通人家去上墳, 一般都是先乘航船或腳划船到墓地附近的鄉下, 再步行到墓地。 但一些有銅鈿人家則會雇轎夫坐著轎子去上墳, 所以就有“三月上墳坐轎子”的諺語。
近代大師龐淑華先生講;時變法遷,
關於清明節掃墓的時間的說法,
有些地方在清明當天上墳, 因為清明這天嫁出去的女子要回來給父母上墳。 她兄弟就要招待她。 “早清明, 晚十一”的意思是, 清明上墳在12點以前, 上了墳才回來吃飯;十一上墳在吃了中午飯後。 也有人說, 清明上墳, 一般都在清明之前, 或者在清明當天燒紙。 傳說那時燒紙一百頂二百。
清明當天上墳應該早一點, 通常應該在早上十點點鐘之前。
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 清明這天陰曹地府收鬼, 到夏曆十月一才給鬼放假。 因此清明後上墳, 或十月一前上墳, 故者的鬼魂還沒有放假, 無法出來收給它燒的紙錢。 所以, 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