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白領成亞健康代名詞

“亞健康“對於白領已不再是陌生的話題, 每天面對電腦敲打鍵盤、工作壓力帶來的抑鬱情緒、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女性白領還要每天穿著不舒服的高跟鞋, 等等這些都導致了很多白領出現精神不振、視力模糊、頭疼等亞健康症狀。 雖然近期健康問題被廣泛重視, 但在個別人群中, 這一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 “亞健康“一詞幾乎成為了白領人群的代名詞。

很多白領明知道自己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卻由於平時工作忙, 沒有時間和精力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並且大部分人並不瞭解"亞健康"該"從何查起",

經常出現最後"小病"拖成"大病"的情況。 "

38歲的軟體工程師劉先生覺得身體越來越差, 經常失眠、做惡夢, 只要上班, 就煩躁不安, 有時甚至什麼事也不想做, 整天沒精打采, 似乎已經心力交瘁。 為不影響工作, 他不得不去看醫生, 但從體驗科查到內科, 從深圳查到廣州, 前後花了近2萬元, 結果什麼病也沒查出, 可情況還是沒有一點好轉。

像劉先生一樣, 許多白領都有同樣的體會:經常感到自己渾身疲乏, 胃口不好、頭昏失眠、精力不集中, 可去看醫生, 卻又檢查不出得了什麼病。 對此, 醫生告訴我們, 有這些症狀的人其實是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況, 雖然患者還未出現器質性病變, 但其肌體代謝已出現不平衡, 很有可能繼續發展成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各種疾病。

八成白領“亞健康”

調查表明, 深圳大約80%-90%的白領階層都處於“亞健康狀況”, 且以30歲-40歲左右的中年人居多。 而白領人士中三類人出現“亞健康狀態”的情況較多: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律師、法官、檢察官;文字及腦力工作者。

據介紹, 由於社會競爭加劇,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緊張以及自身期望過高導致整天像機器人那樣拼命, 所以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頭幾年容易產生“亞健康狀態”;律師則因為整天和案件打交道, 對任何事情都會有一種職業習慣——辯護, 工作時當辯護人, 回到家也習慣“辯”, 不能正確處理工作和生活關系, 也比較容易罹患此症;文字工作者由於精神壓力大且生活沒有規律, 也易產生“亞健康狀況”。

積勞成疾是禍首

白領階層, 尤其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律師、公檢法人士等, 他們一般有這三種表現形式:軀體形式障礙——查不出病因但又感到身體多有不適;心靜不良——有失眠、渾身無力等症狀;過分疲勞——積勞成疾是他們共同的特徵。

針對這些症狀的成因, 醫生建議, 患者可從兩方面進行治療:一是心理治療, 相當於人們說的“減壓”, 最好配合心理醫生的指導進行;另一方面就是吃中藥進行調理, 特別是女性, 吃一些健補的中藥, 治病的同時也可美容。 亞健康雖然不是病, 但一定要引起重視, 及早進行調理, 以免落下病根。

“老人病”盯上中青年

然而, 處於亞健康狀況的人雖越來越多,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卻並未對此引起警惕,

以致原本多發於老年人的腫瘤、痛風、心臟病、腦溢血等病已威脅到中青年的健康。 醫生們提醒大家, 尤其是工作緊張的白領一族, 切莫輕視身體發出的各種非正常信號, 一旦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 調整身心, 以便遠離亞健康狀況。 連結:

亞健康三大成因

專家分析認為, 造成白領亞健康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僅是經濟、政治、觀念的變化, 也包括地理環境、物理環境的變化。 由內地到深圳, 許多人的生存環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而人的適應能力又是有限的, 如不能及時調整, 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亞健康狀況。

——不能適應生活方式的變化。 來深圳後, 許多人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如由於工作關係不能按時睡覺、按時吃飯等, 時間一長, 自然就會出現亞健康狀況。

——不能明確自己的定位。 來深圳的人都有一個夢想, 而一旦在工作中同領導產生衝突, 精神上自然會產生壓力, 也容易導致亞健康狀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