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頭向後仰身體打挺怎麼回事?
因而經常出現頭往後仰的情況, 尤其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大部分時候, 寶寶的頭往後仰都是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寶寶頭往後仰的同時身體還會挺聽的話, 有可能是不正常的現象了, 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 那麼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呢?
嬰兒頭向後仰身體打挺怎麼回事?
寶寶哭鬧的時候胳膊腿伸得直直的、硬硬的打挺, 但是哄哄她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請問這是腦損傷的表現嗎?在網上查了一下, 寶寶愛打挺有可能是腦癱啊!這是真的嗎?
嬰幼兒頭後仰還可以用手調整, 怕就怕寶寶鬧情緒的時候打挺。 這時的寶寶仿佛擁有了“神力”一般, 即便家長抱得再緊, 也覺得寶寶隨時都有掙脫懷抱的可能。 這還不是家長最擔心的事兒, 最讓人擔憂的是, 該情況是否預示著寶寶身體發育異常了?別著急!下面小康君就來說說嬰幼兒打挺、頭後仰的原因,
寶寶為啥愛打挺和頭後仰?
原因一:頸後肌發育早於頸前肌
每一個寶寶都要經歷二抬、四翻、六會坐, 七滾、八爬、周會走的發育過程, 在此期間, 寶寶的身體也在慢慢的變化。 就比如能不能穩當抬頭這件事,
一般來說, 嬰幼兒的頸後肌發育要早於頸前肌, 所以寶寶趴著時會抬頭, 被家長豎抱時會後仰。 造成後仰的現象, 是由於嬰幼兒頸部肌肉還未發育成熟, 寶寶在奮力保持頭部平衡時, 會有短暫的直立。 這時家長就會發現小腦袋很快難以支撐下去, 出現來回搖擺或轉著圈往後仰的情況。
不過, 家長無需擔心, 一般在寶寶3個月左右會豎頭後, 就不會有頭往後仰的現象。 在此之前, 家長儘量採取橫抱, 少豎抱。 若必須豎抱, 一定要護好寶寶的頭頸部。 平時多讓寶寶練習趴著抬頭, 這種方式會使寶寶儘快學會抬頭, 以及更快更好地控制頭部活動。
原因二:嬰兒情緒發洩的一種方式
嬰幼兒大部分的打挺行為, 其實都是負面情緒迅速膨脹或積壓許久的情緒難以釋放造成的結果。 有時候, 寶寶急於向父母表達想法, 卻因為不會說話, 就用哭鬧、打挺去宣洩焦躁的情緒(有些大寶寶會因為家長不給買玩具, 出現情緒爆發的打挺行為)。 所以, 當寶寶哭鬧時身體弓著打挺,
當寶寶打挺時, 家長切勿抱著寶寶, 因為容易被孩子掙脫後造成摔落的危險。 建議將寶寶放在柔軟的床上, 找出寶寶發脾氣的原因並做好安撫, 這種現象自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