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發育不良輕度症狀
小腦發育不良是一種在兒童當中比較常見的疾病。 由於小腦沒有得到正常發育, 所以小腦的功能也不是非常完全, 患者經常會出現言語以及行動上的障礙, 對於患者生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輕度的小腦發育不良可以通過訓練的方式來慢慢恢復。 那麼, 小腦發育不良輕度症狀都有哪些呢?
一、輕微小腦發育不良的症狀
不能用文字表達自己。
次序排列經常出錯。
時間觀念差。
有視覺問題, 過高或過低, 例如要求絕對整齊或非常不整齊。
理解別人說的話有問題。
專注力有問題, 過高或過低, 例如不能同時處理超過一件事或容易分心。
不能靜下來。
組織能力低。
容易分心或衝動。
過度活躍。
對聲音、光線過度敏感、例如一上街便怕太陽曬。
運動肌肉不平衡或失調, 如經常覺得頭暈眼花。
走路姿勢過硬或過軟。
字體不漂亮。
空間感不足, 例如不能準確地坐到椅子上, 或總是將杯子放在桌子邊緣等。
手眼協調不足, 例如駕車是經常撞柱、泊位不淮等。
大、小肌肉運動不好, 例如走路姿勢不佳等。
手腳協調不佳, 例如不能游泳和騎單車。
有抄寫問題, 例如抄寫速度很慢或者不能一邊想一邊寫。
二、小腦發育不良康復訓練方法
1、尋找小腦發育不良的規律:由於許多患兒因各種原因而從沒有進行過規範的關節活動和訓練。 因此, 一旦接受大運動量、分解式的強化功能訓練,便難以接受。 多數患兒會出現哭鬧和不配合現象而影響小腦發育不良的康復訓練效果。
2、不斷重複原則:是比較常見的小腦發育不良的康復訓練原則之一。 腦性癱瘓兒童每恢復一項功能,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每一個動作都需要反復地進行訓練,才能最終鞏固下來。 同時, 只有待某一動作定性後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的訓練。
3、循序漸進原則:這是小腦發育不良的康復訓練原則, 由於腦性癱瘓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日復一日,有耐心地訓練。 各種功能的恢復主要靠在醫生和家長的幫助下由患兒自己鍛煉。 所以, 各種動作必須先讓患兒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