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死肌肉和活肌肉的區別

嚴格意義上講肌肉是沒有生死之分的, 但是很多人都會感受到肌肉是存在一定的區別的, 人們往往會將不靈活、不協調的肌肉稱之為死肌肉。 為了避免死肌肉的產生, 我們需要在運動之後做一些拉伸運動, 調整肌肉緊張的狀態, 這樣鍛煉成的肌肉才是活肌肉, 才能和身體更加協調。

經過一段時間的健美訓練之後, 爆發力和敏捷度下降卻是確有其事的, 肌肉的爆發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不是某塊肌肉的收縮速度變慢, 而是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下降

根據肌肉在同一動作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們分為原動肌、對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 原動肌:以主動收縮直接完成動作的肌肉。 比如拳擊手出直拳的肱三頭肌。 對抗肌:與原動肌作用相反的肌肉。 直拳時與肱三頭肌起相反作用的肱二頭肌。 固定肌:將原動肌定點骨加以固定的肌肉。 直拳動作中的三角肌、胸大肌等。

中和肌:當原動肌對定點骨有兩種以上的功能時, 為了有效發揮其中一種功能, 需借助其他肌肉抑制另外的功能。 這裡的其他肌肉就叫中和肌, 起著抵消(中和)某種功能的作用。

在完成一個動作時, 不同的肌肉之間既有分工, 又有協作,

離開或缺乏這種協作關係, 動作將難以完成或者極不協調。

比如在你出直拳時, 原動肌的肱三頭肌收縮, 使手臂由屈到伸, 肱二頭肌作為對抗肌, 使手臂由伸到屈。 如果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差, 出拳時對抗肌用力過多, 也就是肱二頭肌緊張, 就會對手臂伸展產生阻力, 導致出拳速度的下降。 當然, 如果固定肌和中和肌不協調, 也會影響到出手的速度。 這種現象的外在表現是爆發力下降敏捷度降低。

原因:其實在大多數訓練中, 比如田徑, 游泳, 體操, 自由搏擊, 往往都是充分發揮全身的力量來完成動作, 尤其是核心力量, 這本身就是鍛煉肌肉協調性的運動。 為了盡可能的刺激局部肌肉, 使肌肉充分疲勞, 我們通常使用孤立訓練, 強調不借力完成動作, 盡全力使一塊肌肉的收縮完成動作, 所以孤立訓練必然導致肌肉之間的協調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