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飲食平衡很重要
食宜暖膳食的冷熱平衡 飲食者, 熱無灼灼, 寒無滄滄。 指出了膳食的冷熱平衡, 生冷食物進食過多會損傷脾、胃和肺氣、微則為咳, 甚則為泄, 體虛胃寒的人, 應少吃生冷食物, 特別是在夏日更應慎重。 反之, 飲食也不可太熱, 否則易燙傷胃脘、咽喉。
“食宜暖”——膳食的冷熱平衡
“飲食者, 熱無灼灼, 寒無滄滄。 指出了膳食的冷熱平衡, 生冷食物進食過多會損傷脾、胃和肺氣、微則為咳, 甚則為泄, 體虛胃寒的人, 應少吃生冷食物, 特別是在夏日更應慎重。 反之, 飲食也不可太熱, 否則易燙傷胃脘、咽喉。 古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熱食傷骨, 冷食傷肺, 熱無灼唇, 冷無冰齒。 ” 所以, 膳食應當注意冷熱平衡。
“胃好恬愉”——進食前後的情緒平衡
進食前和進食中保持平靜愉快的情緒有利於消化功能正常進行, 與此相反則會危害脾胃。 《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 驚則氣亂, 思則氣結。 ”很難設想, 人們在氣血紊亂的情況下, 還能保證消化功能的正常進行。 古人說;“食後不可便怒, 怒後不可進食。 ”進食過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緒都應盡力排除。
音樂對於消化功能有很大裨益。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聲,
“食前忌動, 食後忌靜”——就餐前後動靜平衡
就餐前後動與靜的平衡同樣很重要, 因為人們每天飲食中所攝入的各種食物及營養與身體的熱能消耗之間必須保持平衡。
“雜食者, 美食也”——雜與精的平衡
從人類的進化歷史看, 必須有眾多來源的食物才能滿足營養平衡的需要。 日常膳食中食物的種類雖然是有限的, 但在實際生活中人類攝取的穀物, 蔬菜、水果與採摘的野生天然植物品種則是無限的。 膳食偏簡求精, 實則有害無益, 特別是對生長發育不利, 偏食和食物過精易造成各種微量元素和某些維生素的缺乏以及一些營養的過剩。 因此, 除需注意食品色、香、味、形以外, 更應提倡食品來源的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