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嗎?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的區別

血糖是指血糖是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的血液中的單糖,通常僅指葡萄糖。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物。 看來, 這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生活中, 有很多人會把二者弄混,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知識。

與血糖區別

血糖是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的血液中的單糖,通常僅指葡萄糖。 血糖測試結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準。 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新標準和治療監測的"金標準" 隨著人們對糖尿病知識的逐步瞭解, 多數人已意識到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並常常把二者的測定值作為控制血糖的標準。 其實不然, 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準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準, 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準, 且受抽血時間, 是否空腹, 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干擾不大。 因此, 國際糖尿病聯盟推出了新版的亞太糖尿病防治指南, 明確規定糖化血紅蛋白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監控"金標準"。 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控制不好, 糖化血紅蛋白就不可能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的特點決定了它在糖尿病監測中有很大的意義:

(1)與血糖值相平行。 血糖越高, 糖化血紅蛋白就越高, 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準。

(2)生成緩慢。 由於血糖是不斷波動的, 每次抽血只能反映當時的血糖水準, 而糖化血紅蛋白則是逐漸生成的, 短暫的血糖升高不會引起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反過來, 短暫的血糖降低也不會造成糖化血紅蛋白的下降。 由於吃飯不影響其測定, 故可以在餐後進行測定。

(3)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 糖化血紅蛋白相當穩定, 不易分解, 所以它雖然不能反映短期內的血糖波動, 卻能很好地反映較長時間的血糖控制程度, 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個月之內的平均血糖水準。

(4)較少受血紅蛋白水準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是指其在總血紅蛋白中的比例, 所以不受血紅蛋白水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