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甲胎蛋白
在體檢或者孕檢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醫學名詞, 這些名詞代表著人體是否處於健康狀態, 如果指標出現偏低或者過高的情況要及時找出原因進行治療, 甲胎蛋白就是人體常見的指標之一, 孕期和嬰兒出生後三月內都會出現, 是胎兒分泌的一種蛋白質, 但是有時也會與癌症、腫瘤共同出現, 下面就來說說什麼是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現在常被用於胎兒產前監測, 通過檢查產婦羊水或母體血漿中的甲胎蛋白可以監測出神經管缺損、脊柱裂、無腦兒等先天性疾病, 甲胎蛋白在妊娠16-18周可見升高而有診斷價值, 但必須與臨床經驗結合, 以免出現假陽性的錯誤。
甲胎蛋白也被用於成人的肝癌檢測, 在大約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 甲胎蛋白濃度有明顯升高, 在生殖細胞腫瘤出現甲胎蛋白陽性率為50%。
AFP是胎兒體內很重要的一個蛋白質分子,
後續在小鼠原發性肝細胞癌模型中發現, AFP通過改變CD4+和CD8+等T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
近期研究證實, AFP可以抑制單核細胞轉變為成熟的樹突狀細胞, 從而使得腫瘤細胞能夠逃脫機體的免疫監控。
在臨床上對於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 血清AFP的濃度往往是升高的。 進一步研究發現可能是由於在肝細胞受損時, 控制AFP合成的基因就會被啟動, 此時AFP會在肝細胞內大量合成。
AFP能顯著地引起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 通過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 激發細胞對鈣離子通透性的改變, 引起cAMP濃度的升高, 進而導致細胞內各種蛋白質的磷酸化和(或)去磷酸化, 促進變異型蛋白的表達和肝細胞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