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7條養胃小秘訣,你一定要知道瞭解

胃部是人體的消化器官, 胃部的健康關係到整個人體的健康狀態。 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胃部的保養

1、注意胃腸感受

避免吃太多富含“抗營養因素”(如胰蛋白酶抑制劑、凝集素、苦澀味成分等)以及會抑制蛋白酶、澱粉酶活性的食物,

比如生堅果、沒有煮爛的豆子、芹菜、青椒, 以及紫黑色和藍紫色的食物(如紫薯、藍莓、桑葚等)。 2、利用調味品暖胃

薑、花椒、八角、孜然粉、小茴香等很多調味品是暖胃、促進胃酸分泌的“小能手”。

小茴香能起到與薑類似的效果, 可刺激腸胃神經血管, 促進消化液分泌, 增加腸胃蠕動, 排出積存的氣體, 有健胃、暖胃、行氣的功效。 另外, 烹調中用點豆豉、醬豆腐等發酵調味品替代鹽, 能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胃酸, 讓胃舒服些。

3、餐前喝熱湯開胃

胃酸少的人適合飯前喝一小碗溫熱、少鹽、去掉大部分浮油的雞湯或肉湯。 湯中能溶出可溶性含氮物,

如氨基酸、鮮味肽、鮮味核苷酸、肌酸等, 它們具有提振食欲、促進胃酸分泌等作用。

4、水果、飲料別貪多

大部分水果或多或少有抑制澱粉酶活性的作用, 而且食用大量水果和飲料會稀釋胃酸, 影響胃的殺菌和腸道消化能力。 所以, 餐前餐後不要喝飲料, 不吃過多水果, 如果特別想吃, 可選擇在兩餐之間。

5、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

如果因為消化不好而只吃白米粥、爛麵條, 維生素含量太低, 蛋白質也太少, 不利於消化道修復。 可多配合一些牛奶、雞蛋、肉糜、雞茸、魚糜、肝泥等富含蛋白質的食材, 改善胃腸功能的效果更好。

6、新鮮蔬菜煮軟些

綠葉蔬菜對預防多種疾病均有幫助, 所以不能因為消化不良而少吃菜, 可把蔬菜切碎, 加少量雞湯、肉湯或香油煮軟了再吃,

每餐只吃一小碗, 不要多到影響吃其他食物的程度。 用餐的同時服用一兩片維生素C(每片100毫克), 有利於預防胃裡形成亞硝胺類致癌物。

7、避免吃“涼”

胃酸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殺菌, 萎縮性胃炎和胃酸分泌不足的人, 胃裡的酸堿值比正常人高, 殺菌能力差, 無法避免細菌在胃腸內繁殖, 特別容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腸胃炎等問題, 會進一步降低消化功能, 很長時間都養不好。 所以, 這部分人要避免吃涼飯、涼菜和沒有熱透的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