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可能是聽力問題
孩子說話晚可能是聽力出了問題!專家提醒, 對于聽力障礙兒童, 家長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以免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智商水平等。
今年第20個全國愛耳日的主題是“關注聽力健康, 落實國家救助制度”。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舉行的義診活動上了解到, 盡管聽力篩查已經在全國推廣, 但仍有一些偏遠地區未能惠及, 家長對于新生兒聽力問題認知不夠, 科普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每年新增聽障兒童約2萬到3萬人
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 目前已達2780萬人,
如何判斷聽力障礙程度?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張杰指出, 聽力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導致人聽覺困難, 聽不到或聽不清環境聲及言語聲。 其程度包括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張杰介紹, 聽力閾值是指人能聽見的最小聲音, 一般而言, 聽力閾值在60-70dBHL, 或不超過80dBHL, 也就是中度到重度之間, 可以通過助聽器干預;當閾值超過80dBHL, 也就是重度以上, 就需要人工耳蝸。 助聽器的原理是放大聲音, 而人工耳蝸的原理是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 刺激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語前聾的孩子即便植入人工耳蝸, 仍然需要很長時間的語言康復訓練,
“目前全國可以做人工耳蝸手術的醫生有限, 北京兒童醫院一年可以做100多臺手術, 其他醫院的手術量最大也就300-500臺, 難以覆蓋所有手術需求。 ”張杰表示, 人工耳蝸技術從1995年進入中國, 至今仍屬于技術難度較大的手術, 需要在顯微鏡下操作, 同時還需要配備動力系統等設備, 因此, 需要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才能夠普及。
聽力篩查是早發現的重要手段
新生兒聽力篩查、兒童聽力篩查和對兒童聽力及言語發育進行觀察, 是早期發現聽力損失的重要手段。 張杰介紹, 寶寶出生三天左右, 需接受聽力篩查, 未通過的還將在出生后42天接受復篩, 仍未通過者在三個月齡內轉診至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診斷。
張杰指出, 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查已經在全國推廣, 但在偏遠地區并未普及, 加上家長對聽力障礙認識不足, 導致一些患兒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我有一個患兒直到4歲家長才發現聽力異常, 而家長一直覺得只是說話晚, 畢竟孩子也曾發出過‘爸’‘媽’這樣的發音。 ”
張杰進一步解釋說, 孩子很小的時候往往會發出無意識的聲音, 尤其是以疊詞居多, 例如“ba”“ma”這樣的發音, 可能只是孩子無意識發出來的。
耳蝸成本高聽障兒童可申請救助
張杰介紹, 根據聽力損失程度、耳蝸是否有畸形、耳蝸長短等情況, 需要選擇不同的人工耳蝸, 價格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張杰表示, 盡管很多地方已經將人工耳蝸納入了醫保, 但仍然無法完全覆蓋。 對于很多家庭而言, 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有的甚至是傾家蕩產, 而且后期的康復治療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2018年6月, 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 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其監護人可以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組織咨詢和申請。 監護人也可以委托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 各省已根據上述《意見》建立了本省的殘疾兒童救助政策, 救助內容包括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產品、手術費、康復訓練補貼等。 部分省份還將救助年齡擴大到0-17歲。
除了咨詢縣級殘聯組織, 還可以登錄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官網(www.crrcdc.org.cn/hyzd/2018/12/05/c_10600.htm)下載了解各省具體救助制度。
北京兒童醫院也攜手多家公益組織展開聾兒救助項目,
健康提示:
如果發現有如下情況, 請盡快帶孩子就醫:
1.對巨大聲響沒有反應。
2.不尋找或發現不了聲源。
3.言語和交流能力落后于他人。
4.無法執行簡單的命令(如“穿上鞋子”)或無法理解簡單的指令。
5.由于聽不清某些音, “z、c、s”等清輔音發不準。
6.由于聽不清或聽不到音樂聲, 對唱歌跳舞等活動表現消極。
7.嚴重依賴唇讀。
另外,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動作, 或有耳癢、耳流膿等, 或對聲音反應遲鈍、語言發育遲緩, 或青少年長期接觸娛樂噪聲(網吧上網、KTV唱歌等)后出現耳鳴等現象, 建議盡快到醫院檢查聽力。
文/本報記者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