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每日識一藥———白芍

藥性:苦、酸, 微寒。 歸肝、脾經。

【功效】養血斂陰, 柔肝止痛, 平抑肝陽。

【應用】

1.肝血虧虛及血虛月經不調。 本品味酸, 收斂肝陰以養血, 常與熟地、當歸等同用,

用治肝血虧虛, 面色蒼白, 眩暈心悸, 或月經不調, 崩中漏下, 如四物湯。 若血虛有熱, 月經不調, 可配伍黃芩、黃柏、續斷等藥, 如保陰煎;若崩漏, 可與阿膠、艾葉等同用。

2.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 本品酸斂肝陰, 養血柔肝而止痛, 常配柴胡、當歸、白芍等, 治療血虛肝鬱, 脅肋疼痛, 如逍遙散;也可以本品調肝理脾, 柔肝止痛, 與白術、防風、陳皮同用;治療脾虛肝旺, 腹痛泄瀉, 如痛瀉藥方;若與木香、黃連等同用, 可治療痢疾腹痛, 如芍藥湯;若陰血虛筋脈失養而致手足攣急作痛, 常配甘草緩急止痛, 即芍藥甘草湯。

3.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 以本品養血斂陰、平抑肝陽, 常配牛膝、代赭石、龍骨、牡蠣等, 如鎮肝息風湯、建瓴湯。

此外, 本品斂陰, 有止汗之功。 若外感風寒, 營衛不和之汗出惡風, 可斂陰和營, 與溫經通陽的桂枝等用, 以調和營衛, 如桂枝湯;至於陰虛盜汗, 則須與龍骨、牡蠣、浮小麥等同用, 可收斂陰止汗的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 5~15g;大劑量15~30g。

【鑒別用藥】白芍與赤芍《神農本草經》不分, 通稱芍藥, 唐末宋初, 始將二者區分。 二者雖同出一物而性微寒, 但前人謂“白補赤瀉, 白收赤散”, 一語而道破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般認為, 在功效方面, 白芍長於養血調經, 斂陰止汗, 平抑肝陽;赤芍則長於清熱涼血, 活血散瘀, 清泄肝火。 在應用方面, 白芍主治血虛陰虧, 肝陽偏亢諸證;赤芍主治血熱、血瘀、肝火所致諸證。 又白芍、赤芍皆能止痛, 均可用治疼痛的病證。 但白芍長於養血柔肝,

緩急止痛, 主治肝陰不足, 血虛肝旺, 肝氣不舒所致的脅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攣作痛;而赤芍則長於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血滯諸痛證, 因能清熱涼血, 故血熱瘀滯者尤為適宜。

【使用注意】陽衰虛寒之證不宜用。 反藜蘆。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邪氣腹痛, ……止痛, 利小便, 益氣。 ”

2.《本草求真》:“赤芍藥與白芍藥主治略同, 但白則有斂陰益營之力, 赤則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則能於土中瀉木, 赤則能於血中活滯。 ”

【臨床研究】杭芍, 炙甘草水煎服。 上肢肌痛加桂枝、伸筋草;下肢肌痛加續斷、牛膝;肩背頸項肌痛加葛根、川芎;胸脅肌痛加柴胡、桔梗;腹部肌痛加佛手、白術治療肌肉性痙攣綜合征;白芍、炙甘草治療面肌抽搐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