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謹防小兒傳染病高發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 食物容易變質腐爛, 小兒由於免疫功能低下, 體溫調節功能差, 難以適應夏季高溫環境, 往往因貪食、貪飲、貪涼或被蚊蟲叮咬而染上傳染病。
菌痢:
由菌疾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與不潔飲食有關。 以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及黏液膿血便為主要臨床表現。 菌痢類型中最嚴重的是急性中毒性菌痢, 多發生於2―7歲體質較好、平素健壯的兒童。 常起病急驟, 體溫可達41―42攝氏度, 煩躁、嗜睡或反復抽風, 短時間內可發生呼吸或迴圈衰竭而致死亡。 預防菌痢要把好“病從口入”關, 注意飲食衛生,
乙腦:
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 蚊蟲為傳播媒介。 多發生于10歲以下兒童, 患兒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頸項強直、高熱不退、昏迷、抽風等, 如治療搶救不及時, 可危及小兒生命或留下較嚴重的後遺症。 預防乙腦, 除了10歲以下兒童能按時接種乙腦疫苗外, 在夏季要特別注意滅蚊、防蚊。 勤洗澡, 保持皮膚清潔, 可防皮膚感染, 減少蚊蟲叮咬;要教育孩子不可貪涼, 不在室外露宿, 可採取多種方法驅蚊、避蚊, 防止蚊蟲叮咬。
傷寒:
由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 病人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
瘧疾:
由瘧源蟲經按蚊傳播而引起的傳染病, 以週期性發冷、發熱、出汗、脾腫大, 貧血為發病特徵。 常見的有間日瘧和三日瘧兩種。 兒童由於體溫調節中樞不穩定, 熱型不規則, 並常以驚厥代替寒戰, 表現出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噁心、嘔吐、腹瀉、四肢濕冷等迴圈不良和胃腸道功能紊亂症狀, 家長要引起重視。
紅眼病:
病毒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 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傳染病。 主要通過接觸傳染。 早期症狀是雙眼瘙癢不適, 有異物感、燒灼感、接著眼睛紅、腫、痛、眼屎多、怕光流淚、不敢睜眼, 可伴發熱、頭痛。 預防紅眼病, 要做到勤洗手, 不用手揉眼。 人們在流行期要少到或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 如游泳池、公共浴室、遊樂場等。 若要游泳, 可用氯黴素等眼藥水進行預防性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