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膀胱逼尿肌

膀胱逼尿肌是泌尿系統非常重要的肌肉, 最典型的如果出現膀胱逼尿肌無力的現象, 就會導致感覺到尿意, 而出現排尿困難的現象, 情況嚴重的甚至需要導尿管幫助排尿。 膀胱逼尿肌位于人體內部, 我們不能直接用肉眼觀察到, 所以很多人對膀胱逼尿肌并不是很了解。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膀胱壁由三層組織組成, 由內向外為粘膜層, 肌層和外膜。 肌層由平滑肌纖維構成, 稱為逼尿肌, 逼尿肌收縮, 可使膀胱內壓升高, 壓迫尿液由尿道排出。 在膀胱與尿道交界處有較厚的環形肌, 形成尿道內括約肌。 在括約肌收縮能關閉尿道內口, 防止尿液自膀胱漏出。

受副交感神經控制, 路徑是:骶2~4脊髓的骶副交感神經核——經2~4骶神經——盆內臟神經——盆叢——膀胱叢 。 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M型膽堿能受體, 逼尿肌收縮, 尿道內括約肌松弛。

尿的排出

尿在腎臟生成后, 經腎盞、腎盂、輸尿管而流入膀胱, 在膀胱內暫時儲存, 待達到一定容量后, 形成對膀胱壁上牽張感受器的閾上刺激, 引起排尿反射:膀胱收縮, 括約肌放松, 把儲存的尿經尿道排出體外。

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內括約肌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

交感神經興奮時使膀胱逼尿肌松弛, 而使尿道括約肌收縮, 因而有利于儲尿。 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與交感神經相反, 興奮時能使膀胱逼尿肌收縮, 尿道內括約肌松弛, 使尿由膀胱排出。

排尿的初級反射中樞在脊髓的腰、骶部。 大腦皮層也有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級中樞, 它能控制、調整腰骶部脊髓排尿反射初級中樞的活動, 并能興奮陰部神經運動纖維。 尿道外括約肌受陰部神經支配, 陰部神經興奮使尿道外括約肌收縮, 防止尿液漏出。

在膀胱內無尿的時候, 膀胱壁所受的壓力接近于零, 此時交感神經的興奮占優勢, 陰部神經也處于興奮狀態, 有利于尿的儲存。 隨著膀胱內尿量逐漸增加, 膀胱壁所受到壓力也逐漸增加,

貯尿量達到300~400毫升以上時, 膀胱內壓明顯上升, 刺激了膀胱壁上的感受器, 感受器發出沖動傳到腰骶髓排尿初級中樞, 此時如是嬰兒, 會立即引起排尿反射, 即交感神經和陰部神經抑制, 副交感神經則發生興奮, 使膀胱逼尿肌收縮, 尿道內括約肌松弛, 尿液進入尿道。 這時尿液刺激尿道管壁上的感受器, 沖動達到脊髓排尿中樞, 進一步加強其活動(正反饋作用), 使外括約肌開放, 將尿液排出體外。

對于已能用意識控制排尿的兒童或成年人, 由于膀胱牽張感受器的沖動不僅傳到脊髓腰骶部排尿初級中樞, 同時也傳到大腦皮層高級中樞, 引起尿意。 此時, 高級中樞可根據當時情況對初級中樞施加影響, 加強或抑制排尿活動。

如意識喪失(昏迷), 或脊髓腰骶部橫斷時, 脊髓失去高級中樞控制, 發生不隨意排尿反射, 稱為尿失禁。

如脊髓初級排尿中樞, 或傳入、傳出神經(盆神經)損傷時, 膀胱儲滿也不能引起排尿反射, 稱為尿潴留。

膀胱因炎癥、結石或前列腺增生的刺激, 頻頻引起排尿反射,

而排尿的頻率增加。 稱為尿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