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痢疾有哪些注意事項
調氣和血調氣和血即是順暢腸腑凝滯之氣血, 祛除腐敗之脂膿, 恢復腸道傳送功能, 促進損傷之脂膜血絡儘早修復, 以改善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膿血等臨床症狀。 正如劉河間所說:“調氣則後重自除, 行血則便膿自愈”。 常採用理氣行滯、涼血止血、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治法。
顧護胃氣“人以胃氣為本, 而治痢尤要”。 這是由於治療實證初期、濕熱痢、疫毒痢的方藥之中, 苦寒之晶較多, 長時間大劑量使用, 有損傷胃氣之弊。 因此, 治痢應注意顧護胃氣, 並貫穿於治痢的始終。
祛邪導滯痢疾的基本病機是邪氣壅滯腸中,
虛證痢疾應扶正祛邪。 因虛證久痢, 虛實錯雜, 若單純補益, 則滯積不去, 貿然予以通導, 又恐傷正氣, 故應虛實兼顧, 扶正祛邪。 中焦氣虛, 陽氣不振者, 應溫養陽氣;陰液虧虛者, 應養陰清腸;久痢滑脫者·, 可佐固脫治療。
此外, 古今學者提出有關治療痢疾之禁忌, 如忌過早補澀, 以免關門留寇, 病勢纏綿不已;忌峻下攻伐, 忌分利小便, 以免重傷陰津, 戕害正氣等, 都值得臨床時參考借鑒。
總之, 痢疾的治療, 熱痢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