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傳統養生有誤區!

老一輩的人常常說:“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飯後一個果, 不上衛生所”……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 這些類的陳舊觀點已經被淘汰。

實踐證明:飯後散步、飯後小睡、飯後吃水果、飯後刷牙、飯後喝湯均是不利健康的習慣。 而一種強身健體的新方法——餐前保健, 正在成為時尚。 實踐證明, 這種悖于傳統觀念與習慣的方法, 是符合科學的, 能收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餐前散步:散步是老少皆宜的有效鍛煉方法。 我國俗話講:“飯後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意即飯後散步有益健康。 但據科學分析, 飯後散步, 並不正確。 因為餐後食物集中在胃裡, 這裡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來消化食物。 此時, 如適當休息, 全身血液便可適量地進入消化器官, 使食物充分消化;如果餐後即行散步, 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 胃腸的血液供應相應減少, 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

餐後散步, 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以及進行過胃手術的病人尤其不利。

它有可能導致心絞痛, 加重頭暈, 上腹飽脹不適, 體位性低血壓、早搏、心動過速, 以及陣發性房顫等病症的出現。

而餐前散步則不同, 此時胃中空虛, 脂肪細胞尚無新的脂肪酸進入, 散步易將其“動員”出來化為熱量而消耗掉。 故專家主張飯前1小時進行減肥鍛煉, 如快速散步、慢跑等, 持續約30-45分鐘, 其效果較飯後運動好得多。

餐前小憩:睡眠對恢復體力, 提高免疫力, 保證健康十分重要。 不少人有午睡的習慣, 而傳統的午睡在午餐後進行, 但睡醒後, 常常發生頭昏腦脹, 四肢乏力, 周身酸軟的不適感。 這是由於進餐後, 血液湧向胃腸道,

去幫助消化食物, 致使流向大腦與四肢的血液減少, 大腦和肢體便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與養分供給, 乳酸等代謝產物也無法及時排出, 因而會出現上述症狀。 新的午休方式是飯前睡午覺, 即下班回家先吃點水果或牛奶後上床午睡半小時到一小時, 然後再進午餐。 實踐證明, 這樣午休更能有效地消除疲勞, 增進食欲, 並可使餐後的食物能得到充分的消化與吸收。 所以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飯前飯後的運動可使很有講究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