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復位後怎樣睡覺?
何為耳石, 其實它也是我們人體當中比較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主要控制著人體的平衡性, 如果耳石出了問題, 人也就不能再保持平衡了。 臨床上耳石症的表現出了平衡性變差之外, 還包括眩暈等症狀, 對人們的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 其主要治療方法就是讓耳石復位, 那麼耳石證復位後怎樣睡覺呢?
耳石脫落
人類之所以能夠正常活動, 是因為在雙側的耳內有調節身體平衡的器官。 其中重要的結構之一就是球囊、橢圓囊。 因為在球囊、橢圓囊結構內有感受重心變化的碳酸鈣鹽結晶, 形狀像石頭, 故後者稱為耳石, 前者稱為耳石器。 有的醫生把由於耳石器病變引發的眩暈稱為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發病原因還在探討中, 有人認為和耳石器中的耳石脫落有關。 由於頭部外傷、或者年老局部結構退化, 耳石器內的耳石從原來的位置上脫落,
耳石症雖然痛苦, 但是已經有了很好的治療方法。 該方法不需服藥, 效果奇特, 可以說是立竿見影。 這種治療方法叫做“手法復位治療”。 具體就是醫生根據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 給予不同復位治療, 通過改變患者頭部位置, 讓脫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 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經末梢, 自然也就不會頭暈了。 因此, 出現眩暈症狀的患者應首選神經內科就診, 排除其他急需處理的危重疾病, 如腦出血、腦梗死、腦腫瘤等。 如確診耳石症可接受手法復位治療。 但由於許多神經內科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
耳石症手法復位一般一次見效, 個別患者需要多次重定才能治癒。 一般門診治療即可, 個別需住院多次復位。 患者復位時會誘發眩暈, 偶爾會發生嘔吐(需有家屬陪同), 但一般持續時間短暫, 無明顯不良後果。 復位成功後需休息半小時後再離開, 並禁忌開車。 復位後三天內最好避免平臥。 建議睡硬板床, 用蕎麥皮枕頭。 目前有部分醫院的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可行該項治療。 外地患者如果當地未能確診, 或者確診後不能正確復位, 也可聯繫到大醫院診治。 嚴重頸椎病、頸椎外傷、頸部動脈夾層、嚴重心臟病的患者需謹慎治療以防止病情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耳石症手法復位看似簡單,
耳石症復位後的十大注意事項-
1, 復位後坐10分鐘後再回家, 以避免復位後“陣發性眩暈”, 不要開車。
2, 半臥位, 復位後當天晚上要半臥位, 上半身與床成45度。
3, 坐的時候要“坐直平視”。
4, 完全康復前, 不能看牙醫——牙醫的床最容易誘發眩暈, 不能去美容院做頭髮, 不能做有頭部活動的運動。
5, 男士刮鬍子的時候, 不能仰頭, 應採用彎腰身體前傾, 保持眼睛平視前方。
6, 洗臉洗頭時, 頭不能趴在洗面盆裡洗, 而要站直, 頭平視前方。
7, 睡覺時可以用2個枕頭換著睡。
8, 避免向患側側臥。
9, 不要仰頭或彎腰低頭, 如晾被子, 彎腰撿東西、系鞋帶等。
10, 1周後, 可以小心嘗試讓頭處於以前誘發眩暈的位置, 但要小心摔倒, 選擇一個即使摔倒也不會讓自己受傷的地方。
選擇一個即使摔倒也不會讓自己受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