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養心與養德合一的儒家養神

養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高深復雜, 從宗來說, 醫道同源, 然而養生為上, 醫身為下。 如西醫只治形體(只養“精”的層次)、中醫可治氣血(為養“精、氣”的層次)、道醫養性命(是“精、氣、神”全真層次)。 真正的養生是一生的過程, 我們做養生的目的是把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習以為常!談到此, 德道子老師可謂字字珠璣, 令人受益匪淺。

具體來說, 養生可分為:“養形”(養身、養命)和“養神”(養心、養性)兩部分, 只有兩部分全養, 才能性命全形, 無疾而終。 而這兩者養神則更為重要。

養身需先養心:“太上養神, 其次養形”——《藝文類聚·養生》;“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也”——《靈樞·天年》;“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神得一以靈, 浴得一以盈。 ”——《德道經·第二章》;“心者神也”, 所以我們常說:“心神不定, 六神無主。 ”古人認為我們的心不是僅指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這一顆紅色的肉心, 而是另有所指。 所以才有“三心二意”之說。

古人認為, 心神能統率五臟六腑、五官七竅、四肢百骸, 為一身之主宰。 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 因此, 調養心神, 不但能使心強腦健, 有益于精神衛生。 更為重要的是, 通過養心調神還有助于調養整個形體。 所以養生首務是養神, 調形必先調神, 養身需先養心。

儒家主要從生的角度來看待生命, 是一種入世的生命觀。 儒家不注重死亡本身, 而講究慎終,

主張把嚴肅的生活態度堅持到最后一刻。 肉體生命具有價值, 但為了某種原則我們應該拋卻生命。 儒家的生命觀主要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重人重生的生存觀。 孔子主張“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人應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當下現實的生命之上, 不要分心去考慮死亡以及死后世界的問題。 孟子提出的“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 認為盡管人之壽命長短是由天命決定的, 但每個人還是應當重生, 盡量避免危險, 妥善保養自己, 以享盡天年。 二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生命價值觀。 在儒家看來, 生命的道德價值是比生命更為貴重的東西。 活著的時候應努力創造人生的社會價值, 有一個充實的道德人生。 當人的生命和社會所提倡的道德發生沖突時,
應當犧牲個體“小我”的生命, 維護社會“大我”的尊嚴。 人的生命因“仁”、“義”而有價值, 個體生命與“仁”、“義”相比, 為了取“義”可舍個體的“生”;為了“成仁”可舍個體的“身”。 儒家的養生觀是一種重視養心和養德的養生觀。 和道家比起來, 儒家并不那么重視身體的修煉, 而是重在建立和諧社會, 使人們能和平共處、國泰民安。 儒家的教導其實就是精神養生的教導。 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千百年來, 鼓舞了很多仁人志士, 直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