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心肺康復訓練 讓你的發動機健康運轉

心臟和肺是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器官, 心肺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 甚至危及生命。 心肺康復的對象分為健康人、亞健康人和病人三個群體。 對於健康人和亞健康人來說, 需要每天對心肺功能進行養護, 從而獲得和維持一個健康的身體。 而對於病人來說, 不管是肢體殘疾還是內科疾病, 盡可能好的心肺功能可以為進一步康復治療與訓練創造基本的身體條件, 對疾病恢復和預防復發起到積極的作用。

心肺相當於人體的發動機

一名40歲的男性, 心肌梗死後安放了冠狀動脈支架,

隨後由於調護不當出現心衰, 經過搶救和治療, 生命體征平穩後出院回家了。 但是患者一動就累, 無法下床, 說話都沒有力氣, 每天還需要長時間吸氧, 雖然正值壯年, 卻已經喪失了工作和勞動能力。

目前的心肺疾病臨床治療大多是以病情平穩為目標, 而心肺康復治則是以心肺功能的恢復為目標。 一個人就好比一輛車, 心肺就相當於發動機。 把故障的發動機修好, 解決的是生存問題, 而心肺康復解決的是要活得更好、更有品質的問題。 要想維持發動機長時間地正常運轉, 維持汽車的正常行駛, 就要注意養護, 注意平時的車輛運行狀況。

如果一個人的心臟或者肺臟出現了問題, 一動就累, 一動就喘, 按照大家傳統的認識一定是:他應該多休養,

少活動。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 如果這個人平時不是躺著就是坐著, 時間一長是什麼樣子?長此以往, 他的心肺功能只會越來越差, 以至於精神不振, 手腳無力, 肌肉萎縮, 一些日常活動可能都無法完成。 如果他這個時候剛好又犯了腦梗塞, 導致半身不遂, 那麼他一定難以配合康復治療, 肢體功能無法及時得到改善。

心肺是一個整體, 一損俱損

肺功能康復出現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 當時主要用於治療肺結核及小兒麻痹症引起的呼吸肌麻痹。 心臟功能康復則起源于冠心病的康復,有40餘年的歷史。 起初, 由於心臟病與呼吸系統疾病分別屬於心內(外)科和呼吸科, 當心或肺功能康復出現時, 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心肺康復單獨就是心臟或者肺功能的康復,

人為地把它們割裂開。 後來大家發現心臟和肺的功能密切相關, 於是提出了心肺單元的概念, 將把心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康復治療。

然而, 隨著對心肺功能的認識逐漸加深, 人們發現與心肺局部功能康復相比, 以全身有氧運動為基礎的整體康復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例如冠心病的康復治療, 目的是要促進心臟側支迴圈的建立, 從而改善心臟的供血狀況, 研究發現科學的有氧運動可以加速這一進程。 如慢性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 其康復目的是為了改善通氣狀況、維護肺臟的現存功能。 採取呼吸功能訓練, 也與呼吸肌的有氧訓練和整體運動康復訓練關係密切。

因為血液迴圈跟心臟和肺密切相關, 也和運動密切相關, 即“肺-心-運動肌群(加上迴圈)”。 這三者為一個整體, 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 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另外兩個環節, 同理, 無論其中哪一環節需要康復治療, 都應注意三者兼顧。 所以說,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心肺康復需要從全域出發, 提高患者的整體功能。

心肺康復需要長期堅持

除了膳食調整、戒煙限酒、心理睡眠調整之外, 有氧運動訓練作為心肺功能康復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尤為重要, 它能幫助人們達到營養與運動平衡(能量代謝平衡)、內環境平衡以及心理與睡眠健康等。 心肺康復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需要長期堅持。

下面是一個心臟病患者心肺康復的治療方案:

一、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檔案

建立患者健康管理檔案, 不僅為了在院康復期間的健康干預(包括相關疾病的治療、飲食指導與調養、生物鐘的調節、行為方式的指導), 更是為了出院後定期隨訪與長期干預(包括生活工作環境的指導和改造、心理干預、健康狀態的監控等)。

二、全面的心臟醫學評定和風險預測

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醫學評定和風險預測, 掌握心臟功能等級和可以預見的危險因素。 正確的醫學評價可以為運動處方(運動量、運動頻率、單次持續時間、療程和注意事項等)和康復流程的制定提供客觀的依據;危險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過度飲酒與活動、焦慮、失眠等)的干預可以有效地避免心臟病的加重和心臟的刺激,

防止復發和猝死。 此外, 靜息狀態下心悸、氣促、胸痛、心絞痛、急性心衰、心率大於110次/秒、嚴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均不能進行心臟運動康復。

三、心理治療

心理干預是開展心臟康復治療的基礎。 心理干預必須是綜合性的, 既要對患者進行有關疾病的解剖生理、危險因素、用藥、疾病的預防及飲食知識的指導, 又要與患者充分交流, 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穩定患者的情緒, 消除其焦慮抑鬱和敵對情緒, 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常用方法包括睡眠干預、心理暗示、心理疏導、行為學療法、藥物治療等, 往往以上方法聯合運用。 一般睡眠干預每週3次, 心理輔導每週1次。

四、運動療法

心臟運動康復強調個體化、循序漸進、堅持系統性和長期性,並特別注意興趣原則。運動訓練頻率一般每週5次。

1.器械訓練

常用的有踏車運動和平板運動。踏車運動採用運動30s,恢復60s,50%最大短期運動能力強度;平板運動以運動和恢復階段各60s為宜。

2.有氧運動

常用有氧運動包括散步、快步走、保健操、太極拳等。訓練強度以運動及運動後微出汗但無明顯不適為宜;或運動後心率不超過110次/秒並能在5秒內恢復到運動前水準。

3.溫泉水中運動

溫泉水靜水促使膈肌上升,有利於增強呼吸功能;肢體壓迫促使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增加心臟負荷,促使心臟工作。水中運動可以在減輕身體負荷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體能進行耐力訓練。

4.呼吸功能訓練

通過腹式呼吸、胸廓運動及呼吸肌訓練等,增強呼吸功能,提高肺循環效率。

五、健康教育

正確瞭解心臟病:正確解讀心臟疾病發生發展與演變過程,避免危險因素;適當解釋病情及預後,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比較正確和客觀的認識,端正態度,勇於面對困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向家屬交待病情,取得家屬的理解與密切配合。

正確解讀心臟康復的方法與流程:介紹康復計畫,講解康復鍛煉的目的及意義,幫其建立良好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康復,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職業能力訓練

有目的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職業能力訓練為心臟病患者重返家庭、社會或工作崗位創造條件。

七、其他康復方法

還可以利用針灸、耳穴壓豆、按摩等中醫傳統方法以及生物回饋療法、腦迴圈功能治療和半導體鐳射頸交感神經節照射等調整自主神經功能,改善睡眠和心理狀態。

文/武亮

四、運動療法

心臟運動康復強調個體化、循序漸進、堅持系統性和長期性,並特別注意興趣原則。運動訓練頻率一般每週5次。

1.器械訓練

常用的有踏車運動和平板運動。踏車運動採用運動30s,恢復60s,50%最大短期運動能力強度;平板運動以運動和恢復階段各60s為宜。

2.有氧運動

常用有氧運動包括散步、快步走、保健操、太極拳等。訓練強度以運動及運動後微出汗但無明顯不適為宜;或運動後心率不超過110次/秒並能在5秒內恢復到運動前水準。

3.溫泉水中運動

溫泉水靜水促使膈肌上升,有利於增強呼吸功能;肢體壓迫促使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增加心臟負荷,促使心臟工作。水中運動可以在減輕身體負荷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體能進行耐力訓練。

4.呼吸功能訓練

通過腹式呼吸、胸廓運動及呼吸肌訓練等,增強呼吸功能,提高肺循環效率。

五、健康教育

正確瞭解心臟病:正確解讀心臟疾病發生發展與演變過程,避免危險因素;適當解釋病情及預後,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比較正確和客觀的認識,端正態度,勇於面對困難,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向家屬交待病情,取得家屬的理解與密切配合。

正確解讀心臟康復的方法與流程:介紹康復計畫,講解康復鍛煉的目的及意義,幫其建立良好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康復,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

六、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職業能力訓練

有目的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和職業能力訓練為心臟病患者重返家庭、社會或工作崗位創造條件。

七、其他康復方法

還可以利用針灸、耳穴壓豆、按摩等中醫傳統方法以及生物回饋療法、腦迴圈功能治療和半導體鐳射頸交感神經節照射等調整自主神經功能,改善睡眠和心理狀態。

文/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