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粘連性中耳炎

概述
粘連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是中耳內纖維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 是既往中耳炎症的結果。 常于兒童時期發病。

病因
是既往中耳感染的後遺症。 化膿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變程度足以損傷中耳粘膜時, 可引起肉芽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產生新的纖維組織, 或積液機化, 這一過程可導致鼓室內壁粘膜與鼓膜粘連, 甚至聽骨鏈粘連固定。

症狀
病人既往多有中耳炎病史。 主要症狀為聽力減退、耳鳴。

檢查
鼓膜檢查可見鼓膜內陷或萎縮、增厚、瘢痕形成及鈣化斑,原有鼓膜穿孔者, 新生的鼓膜菲薄, 呈半透明狀。

鼓氣耳鏡檢查, 鼓膜活動減弱或消失。
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聾, 重者有時可出現混合性聾。

治療
(一)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 防止纖維性粘連。 增殖體肥大或鼻部炎症妨礙咽鼓管功能時, 應及早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應及時作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 排出中耳積液, 必要時可以留置通氣管。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 抗生素的劑量要充足, 用藥時間於症狀消退後不得少於5日。
(二)手術治療:粘連形成後, 治療困難, 目前手術效果並不理想。 有手術指征時, 可在手術顯微鏡下松解鼓膜和聽骨鏈的粘連固定, 清除兩窗的纖維閉鎖, 重建含氣的中耳腔。 為防止再度粘連, 可在鼓室內留置矽膠或聚四氟乙烯薄膜, 二期手術取出。


(三)聽骨鏈廣泛固定時, 可配戴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