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世界癌症日曝每6分鐘確診1例,日常防癌需從飲食做起!

最近網路上爆出了世界癌症日的宣傳主題引起了網友們的一度關注, 文中指出, 在我國6分鐘就有一位病人被確診成為了癌症患者, 這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確實震驚, 那麼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該怎樣抵禦癌症呢?小編認為首先的從飲食入手, 下面就來看看吧!

一、飲食熱量攝取與癌症

熱量攝取過多容易引起肥胖, 肥胖的人容易得癌變。 減少熱量的攝取, 維持理想的體重是減少癌症最好的方法, 同時也會下降中風及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少吃甜食、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 動物實驗中也發現, 長期限制熱量攝取可減少各種癌症的機率, 但肝癌除外。

二、脂肪攝取與癌症

增加食物中脂肪及膽固醇的含量, 往往會增加癌變的發生率。 減少飽和及不飽和脂肪和熱量攝取, 是減少癌症的重要方法。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 高熱量低脂較低熱量高脂的食物容易致癌。

三、蛋白質攝取與癌症

蛋白質攝取過多, 可能會增加癌症的發生, 但其因果性難以判斷。 因為富含蛋白質食物往往高油脂而少有纖維。 蛋白質攝取不足, 可能導致免疫力減弱, 而使感染及癌症發生大幅上升。 蛋白質攝食以適量最為重要, 約每天4至6份即可。

四、蔬菜水果攝食與癌症

多吃蔬果有助於預防多種癌症的發生。 蔬菜水果中含有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及多種抗癌成份, 故應該多量攝取。 記得不要喝果、菜汁, 要吃整個蔬菜或水果才有益健康。 有機農產品其營養份較一般蔬果為高, 是健康的食物。 但仍要注意是否有受到污染。 一碗(250至300ml)未熟葉菜(生菜)、半碗(125至150ml)熟菜、瓜、菇、豆(菜心、翠肉瓜、全菇、荷蘭豆)、四份之三杯(180ml)無糖蔬菜汁(連渣鮮番茄汁)番茄、茄子、布冧、葡萄、橙、紅蘿蔔、南瓜、粟米等,

建議每人每日吃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 而且選擇不同顏色蔬果更好。

五、五穀雜糧攝取與癌症

粗制的五穀雜糧類食物除了提供澱粉、維生素、微量元素外, 是最重要的纖維素來源。 喝酒多、糞便膽酸濃度高者得到大腸癌的機率高, 但多吃粗制五穀雜糧者得大腸方面的癌變機率低。 纖維素除了能吸收毒素、膽酸等致癌物增快排出外, 也能吸收油脂膽固醇增進健康。 只吃纖維素藥片對健康是沒幫忙的。 膽固醇多的食物包括肥肉、雞鴨皮、內臟、蛋黃等要少吃, 以減少膽酸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