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雖好,這幾類人可不要貪吃呦~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到了, 市面上也開始出現琳琅滿目的粽子。 粽子美味, 但是營養師提醒, 要注意合理適度, 不要貪吃, 以免帶來健康隱患。
中國人每逢節日時都較喜歡吃糯米食品, 除粽子外, 還有元宵、湯圓、八寶飯、年糕等。 原因可能在於以下幾點:首先是糯米煮成飯後體積小、有形狀, 與普通白米不一樣, 很有新鮮感;更重要的是, 糯米的支鏈澱粉含量高, 直鏈澱粉含量低,
如今生活水準提高, 由於飲食過量而導致的各種慢性疾病發病率持續升高, 因此, 在吃糯米食品時也應加以注意, 特別是以下人群不宜多吃。
首先, 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數(餐後血糖反應)高, 糖尿病患者儘量避免吃, 但可以少量食用含粗糧、豆類的粽子,
超重、肥胖者也應限制種類並控制進食量。 儘量避免選擇含有肥肉、五花肉、高油脂餡的粽子, 或不吃餡。 進食時細嚼慢嚥, 每餐不超過一個粽子, 在還沒有飽腹感的時候再多吃些蔬菜, 通過攝食低能量的蔬菜及時獲得飽腹感, 減少高能量食物攝入, 還能攝入大量膳食纖維, 幫助減重或降脂。
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風等)或胰腺炎患者也應避免吃肥肉粽、豬油粽、鹹蛋粽和高油膩粽子, 否則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迴圈,
有慢性腎臟功能不全的人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推薦吃西米做的水晶粽。
胃腸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注意趁熱吃, 不宜吃冷粽子, 且要細嚼慢嚥, 儘量選清爽的北方豆沙粽、小棗粽, 不宜吃太油膩的肥肉、蛋黃粽子。 胃酸過多的人應少吃糯米食品, 因糯米會刺激胃酸分泌, 可以先吃一些少油的綠葉蔬菜、水果幫助腸胃蠕動, 選擇鹹味粽子, 這樣感覺會舒服一些。
消化能力尚低的幼兒也適合選擇低脂肪的粽子, 少量多次吃。 低齡幼兒還要注意看護, 避免玩鬧的時候吃粽子, 導致黏性食物堵塞氣管。
粽子的品種越來越多, 而且出現了冰粽這類創新口感的粽子, 但最終還是因個人的情況而選擇。 成年男性一天最多不超過5個普通中等大小的粽子, 而女性一天不超過3個普通大小的粽子。
臨床營養科 陳超剛 林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