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半脫位
平時在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跤或因為缺乏運動, 會突然間導致關節出現脫位, 大的關節脫位復位起來會更加麻煩一些, 這是需要特別知道的, 在治療方面主要是通過醫學的手段, 因為這種對於西醫來說是需要通過手術才能治療的。
1.剛脫位的治療
(1)後脫位的復位方法 ①問號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 病員仰臥, 助手固定骨盆, 髖、膝屈曲至90度, 術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 另一前臂放在膕窩處向上牽引, 開始先使髖關節屈曲、內收、內旋(使股骨頭離開髂骨), 然後一面持續牽引, 一面將關節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頭滑入髖臼而復位(助手可協助將股骨頭推入髖臼)。 因為復位時股部的連續動作呈“?”形, 似一問號, 故稱“問號法”復位, 左側後脫復位時, 股部的連續動作如一個正“問號”, 反之, 右側後脫位為一反“問號”。 ②提拉法(Allis法)
復位後可用單側髖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臥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輕度外展內旋位), 以後可架拐早期活動, 但患側不能負重, 待6~8周後, 進行X線檢查, 顯示無股骨頭壞死時再負重走路。 ④手術復位的適應證
手法不能復位, 應考慮及時手術復位。 髖臼上緣大塊骨折, 須手術復位並作內固定。
(2)前脫位治療原則 同前, 僅手法方向相反, 復位後處理亦同。
(3)中心脫位 宜用骨牽引復位, 牽引4~6周。 如晚期發生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 可考慮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因髖臼內充滿纖維瘢痕, 周圍軟組織攣縮, 手法重定不易成功。 可根據脫位時間、局部病變和傷患情況, 決定處理方法。 脫位未超過三個月者, 或試行手法復位。 先行骨牽引1~2周, 將股骨頭拉下至髖臼緣, 再在麻醉下試行輕緩手法活動髖關節, 以松解粘連, 獲得充分鬆動後再按新鮮脫位的手法進行整複。 但切忌粗暴, 以免發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