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風輪濕熱是什麼症狀?

風輪濕熱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身體疾病, 而風輪濕熱是屬於一種比較反復的疾病, 一般是比較難以治癒的, 而患有風輪濕熱容易導致身體出現腹部脹痛, 還會容易導致舌苔出現發黃的情況, 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需要及時進行治療, 平時多注意觀察病情。

風輪濕熱是什麼症狀?

症狀體征

症狀:羞明, 流淚, 眵淚粘膩, 磣澀珠痛, 視物模糊。 抱輪微紅, 黑睛生翳或呈灰白色星點, 或見小皰, 或混濁如霧狀, 或濕爛如蟲蝕, 亦或于黑睛與黃仁之間, 膿液積聚, 色白如膏。 可伴有頭重如裹, 困倦, 胸悶, 口粘, 納差, 溲黃, 便溏, 舌紅, 苔黃膩, 脈濡。

診斷依據:主症表現為黑睛生翳, 或如星點, 或如花瓣, 或如凝脂。 次症表現為抱輪紅赤, 羞明流淚, 目赤疼痛, 視力下降。 全身伴口苦咽幹, 脅痛腹脹, 頭重胸悶, 納呆便溏, 口黏溲黃。 舌苔黃膩, 脈濡或弦滑。

用藥治療

預防措施:

首先, 患者應注意充分休息。 讓眼睛多與新鮮空氣接觸, 以利康復。 多聽輕鬆音樂, 也利於緩解眼痛與局部刺激症狀。 其次, 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規律, 避免熬夜、飲酒、暴飲暴食、感冒發燒、日光暴曬等誘因, 才能減少舊病復發的危險。 第三,

精神調養很重要, 最忌鬱怒, 以心情舒暢、寧靜為度。

風輪濕熱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法則: 清熱, 祛濕, 退翳。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藥

1、基本方藥:三仁東加減:杏仁10克、滑石15克、通草10克、蔻仁10克、竹葉10克、厚樸10克、苡仁20克、半夏10克。 本方為濕熱薰蒸風輪的通用方。 以上方藥,

水煎取汁250~300毫升, 微溫, 分2次服用, 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肝經熱邪較甚, 抱輪紅赤明顯者, 加黃芩15克、梔子10克;肝經濕熱兼挾毒邪, 黑晴生翳, 污穢糜爛, 赤脈滿布者, 加銀花20克、連翹15克、膽草10克;濕熱熏灼黃仁, 瞳神緊小者, 加膽草10克、黃芩10克、石決明16克;濕濁上泛, 黑暗混濁如霧者, 可加祛濕之品土茯苓25克、萆?25克及清肝退翳之品蟬蛻6克、木賊10克、草決明10克;由於濕易感蟲, 尚可加清肝殺蟲之品, 如貫眾6克、蘆薈3克、蕪荑6克之類;濕熱挾瘀, 抱輪暗赤者, 加桃仁10克、澤蘭10克;痰熱上擾, 伴胸悶, 噁心, 咳嗽有痰者, 加竹茹15克、枳殼10克、黃連10克。

(二)外治法:運用具有清熱祛濕作用的藥物, 從外部直接施治於眼。

1、點眼藥法:

(1)三黃眼液(黃連、黃芩、黃柏)滴眼, 每日4~6次。

(2)黃芩眼藥水滴眼,

每日4~6次。

(3)黃連眼藥水滴眼, 每日4~6次。

(4)點眼秦皮煎(案皮、黃連、升麻)滴眼, 每日4~6次。

(5)立勝煎(黃連、黃柏、秦皮、甘草)滴眼, 每日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