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使用大黃治病
其應用廣泛,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用大黃治療范圍涉及血證、痰飲、解毒、瀉火、清熱、導滯、攻積及通宣氣機等方面。 張從正主張“汗、吐、下”, 認為“陳莝去而腸胃潔, 瘕瘕盡而營衛昌, 不補之中有真補存焉”, 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中, 用單味大黃治婦人血枯, 芎黃湯治頭目眩暈, 奪命散治小兒胸膈喘滿, 八正散泄熱利尿等。 明朝吳有性提出“溫病下不厭早”觀點”, 把大黃的臨床應用推向了新的階段, “承氣本為逐邪而設, 而非專為結糞而設也”, “三承氣湯的功效皆在大黃, 余皆治標之品”。
大黃能防治急性傳染病。 吳又可撰寫《溫疫論》,
大黃還是重要的止血藥。 有人治療大衄血案, 77歲高齡大黃重用至60克, 釜底抽薪, 服一劑, 半夜血止。 南京中醫藥大學黃煌總結大黃藥證是“痛而秘, 煩而熱, 滑而實”, 大多體格健壯, 口燥舌黃。 大黃功效卓著,
大黃常用于腹痛拒按的疾病。 腹痛為臨床常見癥狀, 腹痛拒按者多為急性腹痛, 多見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癥、急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腹膜炎等疾病。
大黃用于癰疽疔瘡由來已久,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一少婦, 得一奇疾, 背腫痛, 若有一絲著身, 即覺熱不能忍, 只得赤身臥帳中。 后有乘船自南方赴京考試者, 通醫術, 言系熱毒, 用大黃十斤, 煎湯十斤, 放量飲之, 數時飲盡, 竟霍然而愈。 ”癰疽腫毒除內服大黃外, 還可用大黃粉外敷。
用藥指征:大黃苦寒,
中醫用大黃非常重視舌苔。 《傷寒論》承氣湯證有“口干燥”、“口燥咽干”, 大陷胸湯證有“舌上燥而渴”, 以及《金匱要略》有“舌黃未去者, 下之黃自去”的記載, 可見張仲景使用大黃的舌象是口燥舌黃。 明代溫病大家吳有性, 用大黃量大次頻, 往往一下再下, 以祛邪務盡。 其診舌是十分重視的, 適用大黃的舌苔多呈黃苔,
劑量裁定:大黃攻補取決于用量的大小, 小劑量以“補”為主, 大劑量以“攻”為主。 大黃小劑量(3克以下)有健胃助消化作用;中等劑量(1~2克大黃粉沖服或6~12克煎服)有緩瀉、逐瘀作用;大劑量(15~30克)其通瀉攻逐之力頗強。 研究表明, 大黃含有兩種相反的成分——蒽醌衍生物的甙類和鞣酸及其相關物質。 前者能刺激腸蠕動而導致瀉下, 后者有收斂作用而能止瀉。 大黃在生用、大量、短煎的情況下有瀉下性能, 但在制用、小量、久煎的情況下, 瀉下性能減弱, 同時出現止瀉性能。 近年來, 有不少報道用大劑量大黃(一般用30克,
治療年輕力盛的狂證, 每劑用量150克以上, 多者達240克;對青壯年婦女不孕、痛經、月經不調和跌仆損傷癥, 每劑用量90~150克;癰瘡、疥腫瘟毒每劑用量50~100克;小兒驚風、胎毒、衄血等每劑用量5~15克。 臨證幾十年來, 這種超常規的使用尚未見一例因重用大黃而致病情加重或致傷殘事故, 反而屢收良效。 凡中青年病人, 屬實、熱證, 是大黃適應證, 可放膽用之。 年輕而體弱患者, 若無心肝腎等慢性病, 可酌情減量。
使用注意:大黃功效卓著, 用之中的, 每獲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