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醫藥到底能不能治療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暴發之初,人們把希望寄託於疫苗。然而近來不斷有專家提出,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會產生變異,疫苗的研製往往趕不上病毒的變化。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公眾把目光再一次聚焦于曾在“非典”中表現出色的中醫藥。那麼——中醫藥到底能不能治療甲型H1N1流感呢?

當前形勢: 7月1日,北京朝陽區一所小學7名學生感染甲型H1N1流感,這是北京首起在本地出現的單點聚集性暴發甲流疫情。而在此前幾天,丹麥發現一例對達菲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這是迄今首次發現該病毒出現抗藥性。
甲型H1N1流感暴發之初,人們把希望寄託於疫苗。然而近來不斷有專家提出,病毒在傳播過程中會產生變異,疫苗的研製往往趕不上病毒的變化。
面對不斷蔓延的疫情,公眾把目光再一次聚焦于曾在“非典”中表現出色的中醫藥。
河南中醫學院主任醫師、“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等很多專家認為,對於熱性傳染病如非典、流感、乙腦、手足口病、禽流感、麻疹等,中醫藥針對患者證候特點,辨證施治,確有療效。
但在網上,對中醫藥能否治療甲型H1N1流感也存在爭議。那麼,中醫藥到底能不能治療甲型H1N1流感呢?
中醫能否識別甲型H1N1流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病專家王洪副主任醫師分析說,古代醫籍雖無甲型H1N1流感病名,但“時行感冒”與其類似,流感系感染疫毒之氣,其發病急劇,傳染性較強,人群普遍易感。
中醫對傳染病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王洪認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為熱毒襲表或熱毒夾濕,其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寒,甚則寒戰、鼻塞、頭身劇痛、面赤、咽紅、咳嗽等;一般脈數,舌質正常或紅,苔薄白或黃。當然中醫在判斷時,也要結合流行病學史,明確病人是否到過疫區或接觸過甲型H1N1患者。同時,進行實驗室血液檢查依然十分必要。
中醫五運六氣學說,對預防和治療疫病曾做出突出貢獻。根據五運六氣學說就是結合每年氣候特殊變化,提出相應預防和治療疫病措施,因而效果明顯。該學說認為,2009年為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因為逢年甲己,行土運,故為土運土氣年。今年的氣候以濕為主,屬外感挾濕型。
五運六氣學說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指出了其治療原則:“少陰之勝,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治之”。故防治甲型H1N1流感可選擇中藥藥性屬於辛寒、苦寒、咸寒、甘寒類藥物。

中醫能否預防甲型H1N1流感?
眾所周知,中醫強調整體觀、系統論、辨證論治。王洪舉例說,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體弱者多先發病”。所以在傳染病預防中應以這一人群為重點。“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中醫十分重視防護,提出“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兄發病而使弟他居”這些都是對隔離的建議。
“上工治未病”,中醫注重未病先防,所以提出“先安未受邪之髒”。對於“先防”,現在老百姓有誤區。有媒體報導,前一段廣東板藍根沖劑等藥品脫銷。不少消費者把一袋袋的板藍根搬回家,不管有病沒病,全家老小每天一起喝。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疾控專家徐春軍教授提醒,預防流感關鍵在於自身調理,增強抵抗力,如果吃藥一定要對症。比如,“北方天氣之化皆燥,人身呼吸腠理之間,皆燥化也”,“南方天地之氣化皆濕,人身呼吸腠理之間皆濕化也”所以用藥預防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時才好。
中醫能否治療甲型H1N1流感?
近年來,國內外對於中藥抗流感病毒實驗研究表明,不同的中藥抗病毒免疫機制不完全相同。有些中藥是通過改善非特異性免疫,調節細胞因數合成和釋放,達到抗病毒的目的。還有一些品種是可以抑制病毒複製或直接消滅病毒,亦或抑制病毒感染的細胞凋亡等。這些研究對深入闡述中藥調節機體抗病毒免疫的機制提供了依據。中藥組成的複雜性,可使其通過多途徑發揮作用。
王洪介紹,我們熟悉的連翹、金銀花、野菊花、黃連、黃芩、大青葉等清熱解毒類中藥,都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它們多數含黃酮或類黃酮類物質,該物質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具有間接抗病毒作用的單味中藥主要是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而達到間接抗流感病毒作用。如黃芪可以增加外周血中多核白細胞的數量,加強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功能,增強對細胞免疫功能的雙向調節,增強體液免疫,誘生干擾素等細胞因數。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在多年治療流行性感冒的過程中,創立的養陰益氣合劑臨床療效肯定。王洪說,凡呼吸道病毒皆為細胞內複製繁殖,在血流和體液裡的時間短,所以血液裡清熱解毒藥濃度再高也難滅活病毒。益氣養陰之品皆可營養和加固細胞免受病毒攻擊,已入細胞內複製繁殖完畢的病毒因服藥後細胞膜的加固而釋放不出來而中斷傳播。
大連病毒研究所有關養陰益氣合劑實驗結果已證明,養陰益氣合劑具有抗多種病毒的作用,提示其作用在於它不給病毒留有生存繁殖的條件,而非以毒攻毒直接滅活病毒。
據悉,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組織開展有關中醫藥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相關研究,科學評價中藥複方防治甲型流感的療效,為甲型流感的中醫藥治療提供基礎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