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定要輸液嗎
晝夜的溫度差別比較大, 很多人都適應不了這樣的天氣, 也開始出現發燒和咳嗽的現象, 其實在發燒的時候并非一定是需要輸液的, 先看一看引起發燒的因素, 如果在吃了消炎藥和退燒藥之后, 因為恢復導致發燒的情況, 反反復復持續加重的話就需要到醫院里面去進行吃藥治或者輸液, 具體的治療方法, 應當要遵從身體的實際情況, 不要在出現感冒發燒后盲目的治療。
孩子發燒的原因
于主任說, 通常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兩種, 一種為疾病因素, 另外一種為非疾病因素。 顧名思義, 非疾病因素主要指由外界環境影響所導致的發燒, 包括氣溫過高、穿衣太多、喝水過少、水分丟失(流汗)等, 這些在年齡較小的孩子身上要常見一些。 疾病因素則主要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 比如呼吸道、胃腸道感染等。
據不完全統計, 到醫院就診的孩子中有70%~80%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
家庭物理降溫指南
"首先, 應該先認識到孩子發燒是一個警訊, 它在通知你孩子的身體某個部位生病了。 "于主任說, 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 當腋下溫度沒有超過38.5℃時, 可以不必選用打針或輸液的方式來退燒, 一些物理降溫的方法同樣能起到不錯的退熱效果。 一是可以給孩子多喝水, 以助發汗散熱, 且能起到補充丟失的水分的作用。 冷敷法也非常簡單易用, 將用冷水打濕的毛巾敷在前額,
別隨意打針輸液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孩子發燒時,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安全、有效的藥物是用對乙酰氨基酚作為原料制成的藥片。 這類藥物解熱的作用比較好, 對胃腸道的刺激也小, 通常口服30分鐘后就會產生退熱作用。 服藥后如果不能起到退熱效果, 再考慮打針或輸液。 當然, 為孩子選擇何種藥物、吃多少劑量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如何正確量體溫
1.使用前將水銀柱甩至36℃以下, 如此測量到的體溫才準確。
2.需測量足夠時間, 腋溫一般需夾5分鐘以上。
3.洗澡、飲食、運動后不可立即量體溫, 洗澡后要半個小時才能測量體溫。 (記者 沈冠英 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