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止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Lì Zhǐ Cǎo
【別名】痢止蒿、痢疾草、止痢蒿、白龍鬚、無名草、散血草
【來源】唇形科接骨草屬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 以全草或根入藥。 四季可采, 洗淨, 曬乾或鮮用。
【性味】苦, 寒。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 利尿通淋, 散瘀鎮痛。 用於痢疾, 腎炎, 咽喉腫痛, 肺熱咳嗽, 跌打損傷, 脈管炎。
【用法用量】3~5錢。 外用鮮葉搗爛包於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拼音名】Lì Zhǐ Cǎo
【別名】痢止蒿、痢疾草、止痢蒿、白龍鬚、無名草、散血草
【來源】唇形科接骨草屬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 以全草或根入藥。 四季可采, 洗淨, 曬乾或鮮用。
【性味】苦, 寒。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 利尿通淋, 散瘀鎮痛。 用於痢疾, 腎炎, 咽喉腫痛, 肺熱咳嗽, 跌打損傷, 脈管炎。
【用法用量】3~5錢。 外用鮮葉搗爛包於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