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入伏是幾月幾日2018 入伏是怎麼計算的

入伏是幾月幾日2018

2018年入伏是2018年7月17日。 入伏代表進入三伏天的開始, 簡單來說, 炎熱的夏日就要真正來到了!怕熱的小夥伴可千萬要做好防暑措施哦, 入伏開始可就有的受啦!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 始於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 古人以天干地支記錄時間, 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 而由於各年庚日不同, 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入伏是怎麼計算的

每年入伏時間都不一樣, 因此有很多小夥伴表示根本就搞不清楚入伏時間的計算方法, 但其實很簡單啦!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 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 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

伏, 分為初伏、中伏、末伏, 叫做三伏。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期, 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 陽光接近直射。 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 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 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 不過, 每天吸熱多, 散熱少, 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 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 天氣就最熱了。

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三個庚日後數到第四個庚日是初伏, 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 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 中伏天數不固定, 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

中伏為10天, 有6個庚日時, 中伏為20天。

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 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 10天), 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入伏吃什麼養生

二十四節氣各有千秋, 但相同的是每個節氣都有相對應養生食療的方法,

入伏也有一些養生飲食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初伏要辟惡。

在民間, 通常稱五月為惡月, 六月與五月相鄰, 多少也會沾染上一點惡氣, 所以, 初伏要“辟惡”。 “六月伏日食湯餅”是古人對初伏的飲食認知, 意在發汗祛病, 來達到調養身體的目的。

2、進入三伏, 人會因為天氣太悶熱而食欲不振, 而餃子是傳統意義上的開胃美食, 所以民間有初伏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3、進入伏天容易上火, 應當多吃一點新鮮的瓜果蔬菜來敗火, 比如西瓜、番茄等時令果蔬。

4、牛奶性微寒, 適宜在伏天去火, 不妨在三伏天多喝點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