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長白髮是血液問題嗎

“才30多歲就開始長白頭髮, 我是不是老了?”這樣的“抱怨”你可能並不陌生。 或者你本身就是一個“童顏白髮”, 深受少白頭困擾的人。 通常, 人們會把長白 頭髮和衰老聯繫在一起, 但身邊也不乏十幾歲或二十幾歲就“鬢髯斑白”的例子, 難道他們也老了?華髮早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它是一種病態還是早衰信號? 本期健康研究院特邀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碧蓮為大家解開“少白頭”的健康密碼。

長白髮是血液有問題嗎

我們經常說的“少白頭”是一種病嗎?

專家解讀:少白頭不能統稱為病, 要看情況決定, 有的是先天基因決定的, 不能算是病態, 有的是後天失於調養, 頭髮營養變差導致的就屬於病態, 需要治療。

頭髮由黑變白, 一般是毛髮的色素細胞功能衰退, 當衰退到完全不能產生色素顆粒時, 頭髮就完全變白了。 正常人從35歲開始,

毛髮色素細胞開始衰退。 而有的人20來歲就白了, 醫學上稱“鬚髮早白”、“少年白髮”, 俗稱“少白頭”。

少白頭是一種早衰標誌嗎?

專家解讀:少白頭如果是基因決定的不算早衰標誌, 如果是因為身體營養功能障礙, 中醫認為的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 則提示身體機能提前開始衰老。

經常聽人說少白頭是“血熱”導致的, 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專家解讀:中醫認為“發為血之餘”, 肝腎藏精血, 因此毛髮的營養情況離不開肝腎失調和精血虧虛。 常見的原因有:血熱傷陰、肝腎不足、氣血虧虛都可以導致毛髮早白。 頭髮的營養來源於血, 血熱生風, 灼傷陰精, 導致毛髮失去營養只是其中一種原因。

西醫認為, 少白頭和精神過度緊張、用腦過度等因素也有關,

您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專家解讀:西醫和中醫其實有相通之處, 所謂的精神緊張屬於中醫的情志不調, 情志不暢可以鬱而化火, 因此可以出現中醫所說的“血熱”症;營養不良相當於中醫的肝腎不足、氣血精液虧虛, 而用腦過度和中醫說的“思慮過勞, 易傷心脾”常耗傷心血、損傷脾氣, 最終導致氣血不足, 毛髮失去濡養。 以上幾種原因 無論從中醫還是西醫角度都是常見的病因。

有的人少白頭從十幾歲就開始了, 有的人從20-30歲開始出現, 而且有的人白髮很多, 有的人白髮很少, 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專家解讀:關於少白頭每個人表現是不一樣的, 正常人任何年齡段都可以長一些白頭發, 如果不是長得特別多,

或者逐漸呈增加趨勢, 不能算少白頭。 此 外, 臨床上如內分泌疾病垂體病變、免疫失調疾病白癜風、慢性消耗性疾病、白化病、營養不良等都可以出現少白頭。 除了根據年齡去判斷, 也應該結合自身不適症 狀或者病史、病因。

少白頭需要治療嗎?

專家解讀:少白頭的發生, 除遺傳是先天因素無法改變外, 其他因素通過合理調節是可以改變的。 少白頭就像身體機能下降的一個信號, 及時的調理和治 療有助於預防身體的其他病變。 中醫有個原則叫做“未病先防, 已病防變”, 有些病在輕的時候及時處理了, 好過在加重的時候治療。 俗話常說“小洞不補大洞吃 苦”, 也是一個道理。

有人說多吃黑色食物可以緩解少白頭, 是這樣嗎?

專家解讀:因為從中醫角度來說,

黑色入腎經, 因此黑色食物多有補腎益精的功效, 而有些少白頭是肝腎精血虧虛導致, 因此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並不能完全認同, 畢竟任何理論的成立都有一定的條件性, 不能一概論之。

從飲食來說, 微量元素、維生素、酪氨酸等與頭髮的顏色有密切關係, 多攝入含鐵和銅的食物如肝臟、木耳、海帶、芝麻、堅果類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B族的食物如穀類、豆類、蔬菜等;多攝入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肉類、魚類等。 可見其實飲食還是結構合理, 多元化的更好, 不要盲目追求黑色食物。 晨報記者 孔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