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下班后很累為何?

下班后很累為何?亞健康纏身。 最近一段時間, 你有沒有發現雖然每天上班也做什么, 但就是覺得真的很累, 很累, 或者不論什么時候, 只要一睜開眼睛, 拿上公事包, 馬上會感覺到一陣疲憊襲上身來。 明明的休息睡眠時間是充足的, 還是感覺全身骨頭散架, 就連周末游玩也提不起勁來。 親愛的, 從你的癥狀上看, 你已經被亞健康慢性疲勞纏上了。 怎么辦?快看小編來支招。

●真的很累很累, 亞健康癥候群上身

小紅是個跟時間賽跑的人, 清晨被鬧鐘吵醒, 拉著孩子到校門口。 進了公司就馬不停蹄, 有時候一早就覺得好累,

頭痛胸悶, 心臟亂跳, 但一刻也不敢停歇, 怕做不完會無法準時下班, 晚到安親班會看到孩子巴巴的眼神及老師的壞臉色。

下班后很累為何?亞健康纏身

久而久之也感覺身體不適, 全身會微微發熱、喉嚨痛。 更多時候, 是整晚睡不著, 甚或睡著了, 第二天起來還是有說不出的疲倦, 一天又一天周而復始。

有的醫生說她只是感冒, 多休息幾天就會好。 有的說她是神經衰弱, 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 可是吃藥也沒用。 有的醫生找不出原因, 跟她說沒病, 叫她別想太多, 可是她明明覺得很不舒服, 像臺快報廢的車子, 每天都很吃力的拖著行駛, 真希望有人來幫她面對這亂糟糟的疲倦虛弱。

實際上, 美國醫界在1988年已將這樣長期為疲勞倦怠所苦,

卻又無法找出真正原因的狀況定義為慢性疲勞癥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簡稱CFS), 不過診斷標準十分嚴謹, 不是稍感疲累無力就可成立, 因為疲勞是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 經過適當的休息調養多可緩解。

Q1。 怎樣的疲累叫做CFS?

如果懷疑自己是不是有了慢性疲勞癥候群, 可先參考美國疾病管制局在1996所修定的診斷準則。

■主要診斷的條件:

●一種持續且逐漸發展出來的疲憊感, 持續6個月以上, 無法因休息而緩解

●疲勞的嚴重程度, 使日常活動力降到正常狀態的一半以下

●沒有合并其他可以解釋疲勞原因的慢性疾病

■次要診斷的條件, 8項中符合其中6項:

●輕度的發熱或怕冷

●喉嚨痛或有異物感

●頸部或腋下有疼痛的淋巴結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頭痛、肌肉疼痛

●在一般性活動后有長時間, 超過24小時的疲累

●有轉移性、沒有發炎反應的關節痛

●認知功能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 如睡眠障礙(失眠或睡太多)、注意力無法集中、健忘、情緒憂慮、躁動敏感、易怒等

Q2。 誰容易慢性疲勞?

研究發現, 慢性疲勞癥候群多發生在上班族, 而且女性的發生率比男性高, 以25~45歲的女性居多。 醫師葉秋虹曾表示, 在她門診中主訴容易疲倦、睡不飽的病人的確以女性居多, 可能是現代女性就業機會多, 還得兼顧傳統女性角色, 在多壓力下, 疲勞的癥狀一一出現。

Q3。 該找哪一科醫師求助?有藥可治嗎?

如果逛遍許多科別, 仍無法改善疲勞的現象, 不妨到家醫科或精神科, 詳細告訴醫生自己的癥狀,

做全面性診斷。

不過目前的醫學還無法找到造成慢性疲勞癥候群的確切原因, 有的認為是病毒感染損傷腦部, 有的發現是基因突變傷害了神經系統, 有些則主張是和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

因此, 目前對慢性疲勞癥候群并沒有特定的治療, 只能透用各別藥物來紓緩各種癥狀, 像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治療頭痛、肌肉痛或發燒, 使用抗組織胺或消腫劑治療過敏、鼻炎或鼻竇炎, 如果有憂郁癥狀, 則是用鎮靜作用較低的抗憂郁癥藥物。

Q4。 如何改善或預防慢性疲勞癥候群?

改變生活型態, 讓緊張壓力和紓緩休息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是最根本有效的良方。

先要給自己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日本的精神科醫師保?隆在《慢性疲勞癥候群—了解病因,

告知因應對策》中強調, 睡眠是減輕“身體疲勞”和“精神疲勞”最有效的方法。 現代人忙碌, 常舍不得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到最后欠下大筆的睡眠債, 還是要由身體健康來償還。 如果晚上睡眠不足, 下午可休憩片刻, 但也別超過半小時, 影響晚上正常的睡眠。

保坂隆特別推薦泡溫水澡, 水溫38~39度, 一次20~30分就好, 太久也會疲勞。

因為人的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系統, 交感神經占優勢時, 身體會處在戰斗狀態, 血壓上升, 心跳加快;而副交感神經占優勢時, 血壓會降低, 心跳脈搏較緩, 整個人情緒較穩定。 泡溫水澡能讓副交感神經占優勢。

運動習慣也很重要, 最好是有氧運動,

像游泳、慢跑和走路都不錯, 每天30分鐘。 現代人腦力活動增加, 身體勞動變少, 形成一種不均衡的疲勞。 過多的腦力活動, 讓腦神經細胞大量消耗氧氣, 如果無法適時補充, 很容易感到疲倦。

要學會跟自己的壓力緊張共處, 找出每天精神體力最好的時光, 做最重要的事, 為自己擬定一份做得到的計劃, 減少過度勞累或情緒緊繃, 也要學會說“不”, 為自己保留一些輕松的時刻。

還要為自己找到情緒的支柱, 如家人、朋友、專業咨商人士或醫師, 不要怕向外求援, 也不要怕跟別人承認自己的痛苦, 講出來心會舒坦些, 會更有能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