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8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濕氣,一定要改掉,否則......

夏季潮濕悶熱, 容易導致人體濕熱。 如果感覺口幹口苦, 嗜睡疲憊, 肚子不舒服, 身體不利索——說明濕氣重啦, 看看你是不是有這八個壞習慣:

1、睡不夠

從中醫角度來說, 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 睡好覺, 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更輕盈。

建議每天晚上11點前就睡覺, 每天增加一些運動會讓你的睡眠品質更高。

2、口味重

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 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

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 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 加重炎症反應。

3、愛吃涼

中醫認為, 生冷食物、冰淇淋或涼性蔬果, 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 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因此不宜過量食用, 烹調時最好加入蔥、薑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4、喝大酒

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 從中醫上來講, 酒助濕邪, 因此酒精儘量要少碰, 更不能借酒澆愁。

5、運動少

運動少的人, 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濕氣大的表現。 越是不愛運動, 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 久而久之, 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

適當運動, 如跑步、健走、游泳等, 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 加速“排濕”。

6、老坐著

久坐會使人的腦供血不足, 導致腦供氧和營養物質減少, 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 還會引發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頭疼、頭暈。

7、穿得少

“只要風度,

不要溫度”的做法, 很容易讓濕邪侵入身體, 特別是在秋冬季。 全身都要注意保暖, 洗澡水別太涼, 洗頭後要及時吹幹。

8、不通風

一些生活細節, 也會導致周圍環境和身體裡的濕氣加重。 比如, 喜歡坐在地板上玩耍、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 平時要適當開窗透氣, 特別是房間內潮氣重時。

“濕邪”的7大信號

三伏天, 濕氣當令, 人體中的脾此時最旺盛。 濕在中醫裡又叫“陰邪”, 而脾為至陰之髒, 喜燥惡濕, 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

同時, 脾主運化水液, 濕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 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濕邪”的侵入。

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只要我們平時多加注意, 就能發現可以判斷的信號很多。

1、起床時看感覺

早晨起床時還覺得困倦、四肢沉重,

尤其是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手腳冰冷, 人也懶得動彈, 說明你體內濕氣重了。

2、穿衣時看感覺

皮膚總愛起疹子, 有時手腳患有小皰疹甚至脫皮, 臉上、頭髮總愛出油, 黏膩不舒服。

3、如廁時看大便

大便經常粘在馬桶上, 一箱水還沖不淨, 而且總有排不淨的感覺, 說明體內有濕氣了。

4、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 又為脾之外候”。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 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

5、刷牙時看惡不噁心

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 嗓子裡邊總是有不乾不淨的感覺, 想吐痰也吐不出來, 也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6、看平時愛不愛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缺乏運動, 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為濕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 但越是不愛運動, 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 久而久之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 引發疾病。

7、吃飯時看胃口

沒有原因的胃口不佳、胸腹悶, 容易拉肚子。 脾濕導致的腹瀉不一定是因為病菌, 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 使用抗生素往往並沒有效果。

當然, 這些都是濕氣比較嚴重時的表現。 出現了這些症狀, 還是先要排除其他疾病, 請醫生進行診斷後再做處理。

拒絕“濕邪”有妙招

三伏天濕度很大, 人體內的“濕”不能正常排出去, 就會出現“濕重如裹”、氣機不暢, 造成舊病復發、舊病急發的危險。

解除或減少“濕邪”對機體的傷害,

除了減少受熱的機會、防止中暑、及時增減衣物以外, 還要從飲食上加以調整。

1、飲食清淡

多吃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 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食物, 特別是遠離燒烤食物;少吃甜食;少飲酒;補充蛋白質和少量的瘦肉;多吃些有祛除濕氣作用的食物, 如薏米、紅薯、土豆、山藥、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白扁豆、赤小豆。

2、適當飲水

不要等到口渴時再喝水, 每天至少保證1500毫升, 也就是3個礦泉水瓶的量。

3、多動排汗

要想去濕氣, 還要動起來。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的方法。 體弱、有慢性病的人, 要量力而行。

4、保持室內乾燥

家裡如果太潮濕, 可以買來吸潮袋、吸潮盒甚至除濕機, 也可打開空調的除濕功能, 保持室內乾燥。

5、慢性病人防濕熱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

不要忘記監測各項疾病指標, 堅持服藥;同時注意不要長時間、長距離的旅遊, 以免身體在營養相對不足的狀態下承受更大的消耗, 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

6、善用祛濕類藥物

如藿香類藥劑具有健脾燥濕, 解表化濕的功效。 經常使用可以有效祛除體內濕氣, 從根本上調理人體內環境, 使機能恢復健康。

往期回顧:

缺這種維生素, 竟然會增加5種癌症風險?

一直坐著不動的你, 知道對身體有多大傷害嗎

6個好習慣讓你比別人多活十年!現在知道還不晚

編輯 | 霏霏

感謝閱讀, 如果覺得還不錯, 請點

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