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喉痹病是什么癥狀

喉痹病是一種風熱邪毒侵犯引起的咽喉疾病, 會導致咽喉出現紅腫疼痛以及食欲不振的情況, 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速度是比較快的, 需要大家注意咽喉的衛生問題, 而且細菌的感染情況不同, 病情的嚴重程度會不同。 對于喉痹病的表現癥狀有很多, 患者可以來了解這篇文章介紹的內容。

病因

本病的形成, 多因起居不慎, 肺衛失固, 致風熱邪毒乘虛侵犯, 由口鼻而入直襲咽喉, 以致咽部紅腫疼痛而發為風熱喉痹。 若因失治誤治, 或平素肺胃積熱, 則邪熱傳里而出現肺胃熱盛的重癥。 素體虛寒者, 風寒之邪犯于皮毛, 內應于肺, 壅結于咽喉, 則可表現為風寒喉痹。

臨床表現

1.發病較急, 初起時咽部干燥、灼熱、疼痛、吞咽痛。 吞咽唾液時咽痛比進食更甚, 全身癥狀一般較輕, 但因年齡、免疫力以及病毒、細菌毒力之不同而程度不一, 可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

四肢酸痛等表現。

2.懸雍垂腫脹時, 吞咽痛更明顯, 說話常帶鼻音, 黏液積留于喉咽部, 易引起咳嗽。 感染向喉部擴散時咳嗽加重, 出現聲音嘶啞, 炎癥向咽鼓管擴散時, 聽力下降。

鑒別診斷

1.乳蛾

青少年多見, 以喉核紅腫疼痛為主。

2.喉癰

急起, 高熱, 咽喉部劇痛。

紅腫, 吞咽障礙, 可化膿, 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

3.急喉風

病情急重, 以突起咽喉緊鎖, 呼吸困難, 痰涎壅盛為主要特征, 而不僅是咽痛、咽癢不適等表現。

并發癥

感染向上蔓延引起中耳炎、鼻竇炎。 向下蔓延可致喉炎、氣管炎、肺炎。 急性膿毒性咽炎可能并發急性腎炎、風濕熱、敗血癥等。

辨證施治

1.風熱外侵

證候:咽部微紅腫, 干燥灼熱感, 微痛, 或癢咳, 吞咽不利, 可伴有發熱、微惡寒、頭痛, 咳嗽痰黃, 舌質正常或稍紅, 苔薄白或薄黃, 脈浮數。 治則:疏風清熱, 解毒利咽。 主方:疏風清熱湯(經驗方)加減。 方藥: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黃芩、桑白皮、赤芍、桔梗、浙貝母、天花粉、玄參。

頭痛者, 可加蔓荊子、藁本;咽癢作咳, 去玄參, 加蟬衣、橘紅;若咽痛較重, 可加射干、山豆根。

2.風寒襲肺

證候:咽部微痛或癢, 黏膜淡紅不腫, 吞咽不順, 伴惡寒微熱, 無汗, 鼻流清涕, 咳嗽痰清稀;舌質淡紅, 苔薄白而潤, 脈浮緊。 治則:辛溫解表, 疏風散寒。 主方:六味湯(《喉科秘旨》)加減。 方藥:荊芥、防風、桔梗、甘草、薄荷、僵蠶、蘇葉、生姜。

鼻塞流清涕者, 加蒼耳子、辛夷;咳嗽加紫菀、杏仁;咽癢加蟬衣、橘紅。

3.肺胃熱盛

證候:咽部紅腫疼痛較劇, 軟腭及懸壅垂亦紅腫, 吞咽困難, 痰多而黃, 不易咯出, 頜下有臖核、壓痛, 發熱, 口干, 頭痛, 大便干結, 小便黃, 舌紅, 苔黃膩, 脈洪數。 治則:泄熱解毒, 利咽消腫。 主方:清咽利膈湯(《喉癥全科紫珍集》)加減。 方藥:連翹、銀花、大黃、黃芩、梔子、薄荷、牛蒡子、荊芥、防風、玄明粉(沖)、玄參。

大便秘結者, 大黃可酌情增加;口渴加天花粉;痰多加瓜蔞仁、浙貝母;高熱加生石膏、知母;咽部腫甚, 加牡丹皮、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