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太苦難以下咽 試試這五個小方法
因為苦澀而拒絕服中藥的人很多, 有沒有一些方法既不影響藥物的效果, 又能去除苦味使其容易入口呢?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大家不妨一試。
如何喝中藥不苦
1.適當多喝溫開水
服用中藥湯劑后, 如果能立即喝些溫開水, 可以減少藥液在口腔內的殘留, 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藥液的苦味。
2.加快服藥速度
實踐證明, 中藥湯劑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越長, 感到的苦味就會越大。
3.“黃金時間”服藥
研究發現, 一天24小時內人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期”分別在上午的8~10時和下午的2~3時, 這個階段正是機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候, 藥物的苦味不容易對機體產生明顯的刺激反應。 而飯后半小時以上服藥不僅可以防止惡心、反胃, 還能減輕藥物味苦的感覺, 如無特殊需要, 可在上述時間段服藥。
4.放涼后再喝
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為36.2℃~37.2℃, 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布于舌面, 當湯藥溫度與舌的溫度相近時, 味覺神經處于最佳工作狀態, 對五味的感知最靈敏, 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 因此, 中藥湯劑的溫度控制在15~36℃, 既可防止燙嘴, 又可減輕苦味。
5.正確添加“佐料”
大多數人習慣在中藥湯劑里放點糖(特別是給孩子服藥時),
治療咳嗽的中藥則不應該加糖, 因為一部分治療咳嗽的中藥主要作用是化痰, 而糖分會增加痰液的分泌, 影響藥物療效。 無明確禁忌時, 煎藥時可適當加些大棗, 或在煎好后調些蜂蜜, 也可起到減輕藥物的苦味。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 健胃藥物等就是用苦味達到治療效果, 大家不要覺得苦就停藥,
家中應該備用哪些常用中藥
1.菊花
菊花味甘、辛、苦, 且屬于一種寒性藥物, 對于解毒、明目以及清熱有著顯著的療效。 由于生活發展過快, 我們用眼的地方也越來越多, 從而很容易造成眼部疲勞等癥狀。 這時候如果能有一杯菊花茶,
2.生姜
生姜是一種性溫的中藥, 我們平時做飯時, 還可以用生姜來做調理祛除腥味。 生姜也是一種可以溫肺止咳、發汗驅寒的藥材。 平日里, 大家不免會受風寒或者淋雨, 這時候來一杯生姜水, 可以有效的驅寒解表。 所以, 家中常備一些生姜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生姜水不宜飲用過多, 以免防止上火的癥狀生成。
3.金銀花
金銀花味甘、性微寒, 是一種具有解毒消炎效果的中藥。 當我們平日里出現咽喉腫痛、上火等癥狀時,
4.山藥
山藥具有補脾潤肺、益氣養腎的作用, 既可以用作中藥藥材, 又可以用來烹飪美味的佳肴, 是一種可以多用的植物。 家中常備一些山藥, 不但可以用來解饞, 還可以在腹瀉時候用來止瀉, 簡直是一舉兩得。
5.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 具有化痰祛濕、理氣健脾的功效, 平日還可以用作調理烹飪菜肴。 如果平時出現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痰多咳嗽等癥狀, 可以用陳皮泡水飲用, 效果極佳。 所以,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常備一些陳皮。
吃中藥的禁忌
1、忌生冷
在吃中藥的時候,飲食上注意生冷食物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本來就會對胃腸造成較大的損傷,如果在服用中藥的時候還食用生冷食物的話,不僅會影響藥效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一些胃腸疾病。尤其是本來就胃腸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飲食忌生冷。
2、忌蘿卜
專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在服藥期間都應該盡量避免吃蘿卜,否則的話藥性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很多人之所以會服用了大量藥物后病情沒有起色,與飲食不當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在吃中藥的時候更不能吃蘿卜,當然除了一些服理氣化痰的藥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間不能吃蘿卜,是由于蘿卜有消食、破氣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參、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
研究已經證實,蘿卜會削弱人參等的補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療以及滋補的作用。因此經常有吃中藥習慣的人要注意,對蘿卜必須要敬而遠之。
3、忌辛辣
辛辣食物會較弱重要的藥性,有些辛辣食材還會和中藥產生反應,危害人體的健康。辛辣食物大多是耗氣動火的,所以我們在服用清熱去火、滋陰涼血的中藥時這類食物應該盡量避免。一些花椒、羊肉、大蒜等屬于辛辣食物,會影響重要的藥性。
4、忌油膩
喝中藥期間油膩的食物也要忌。油膩食物吃多了不利于消化,還會有長濕氣的弊端。如果在喝中藥期間吃油膩食物的話會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從而失去了重要的藥用價值。一些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平時就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
5、忌濃茶
一般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尤其在服用“阿膠”、“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生物堿等產生沉淀,影響人體吸收。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而且最好在服藥2~3小時后再喝。
如何熬中藥
一、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二、預處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藥前首先要查看中藥的質量,如發現有蟲蛀、霉變等問題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其次是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如有應另置并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 將藥店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 min ,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三、煎煮
1、煎煮用水:一般使用無污染的自來水即可,忌用反復煮過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藥。
2、加水量:經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理論計算是按每1g中藥加水10mL計算,將總水量的70%用于頭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3、煎煮用火:一般應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則,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4、煎煮時間:煎煮時間從沸騰后計算,一般解表藥頭煎10~15 min,二煎10min;滋補藥頭煎30~40min ,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時間是因為長時間高溫煎煮,會使植物細胞遭到破壞,使藥液中不溶性的無效成分增加。而且長時間煎煮還有將藥煎焦煳底的危險。
5、煎煮次數: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藥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藥成分。煎煮后及時濾出煎液,并將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吃中藥的禁忌
1、忌生冷
在吃中藥的時候,飲食上注意生冷食物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本來就會對胃腸造成較大的損傷,如果在服用中藥的時候還食用生冷食物的話,不僅會影響藥效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一些胃腸疾病。尤其是本來就胃腸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飲食忌生冷。
2、忌蘿卜
專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在服藥期間都應該盡量避免吃蘿卜,否則的話藥性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很多人之所以會服用了大量藥物后病情沒有起色,與飲食不當也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在吃中藥的時候更不能吃蘿卜,當然除了一些服理氣化痰的藥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間不能吃蘿卜,是由于蘿卜有消食、破氣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參、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
研究已經證實,蘿卜會削弱人參等的補益作用,因而大不到治療以及滋補的作用。因此經常有吃中藥習慣的人要注意,對蘿卜必須要敬而遠之。
3、忌辛辣
辛辣食物會較弱重要的藥性,有些辛辣食材還會和中藥產生反應,危害人體的健康。辛辣食物大多是耗氣動火的,所以我們在服用清熱去火、滋陰涼血的中藥時這類食物應該盡量避免。一些花椒、羊肉、大蒜等屬于辛辣食物,會影響重要的藥性。
4、忌油膩
喝中藥期間油膩的食物也要忌。油膩食物吃多了不利于消化,還會有長濕氣的弊端。如果在喝中藥期間吃油膩食物的話會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從而失去了重要的藥用價值。一些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平時就應該少吃油膩的食物。
5、忌濃茶
一般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尤其在服用“阿膠”、“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生物堿等產生沉淀,影響人體吸收。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而且最好在服藥2~3小時后再喝。
如何熬中藥
一、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二、預處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藥前首先要查看中藥的質量,如發現有蟲蛀、霉變等問題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其次是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如有應另置并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 將藥店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 min ,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 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三、煎煮
1、煎煮用水:一般使用無污染的自來水即可,忌用反復煮過的水或隔夜水煎煮中藥。
2、加水量:經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理論計算是按每1g中藥加水10mL計算,將總水量的70%用于頭煎,剩下的30%用于第二煎。
3、煎煮用火:一般應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則,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4、煎煮時間:煎煮時間從沸騰后計算,一般解表藥頭煎10~15 min,二煎10min;滋補藥頭煎30~40min ,二煎25~30min。控制煎煮時間是因為長時間高溫煎煮,會使植物細胞遭到破壞,使藥液中不溶性的無效成分增加。而且長時間煎煮還有將藥煎焦煳底的危險。
5、煎煮次數:一般煎2~3次,就能煎出中藥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藥成分。煎煮后及時濾出煎液,并將每次的煎液混合后分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