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早產兒出院後護理

對於新生兒而言, 如果在母體內沒有呆夠一定的時間就出生, 是有著一定的危險的, 比如說很可能會因為營養不良而導致早產兒發育遲緩, 這種發育遲緩是全方面的, 既包括身體的發育緩慢, 也包括孩子的治理發育和聽力發育緩慢, 所以, 早產兒在出院後, 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 那麼, 早產兒出院後該怎麼進行護理呢?

注意保暖和體溫:

由於早產兒自身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全, 對體溫的調節能力較差, 所以需要注意室溫應保持在24℃~28℃, 濕度在55%~65%之間, 嬰兒的體溫應保持在36℃~37℃之間。 尤其在剛出院之後需要勤測體溫, 如與正常溫度相差1℃應立即採取措施保持溫度穩定。

預防感染:

早產兒免疫力發育上不完善, 屬極易感人群, 出院後儘量減少探視, 或者其他人儘量少出入早產兒房間。 專人專護, 護理人員要換乾淨清潔的衣服, 在每次接觸寶寶之前需要洗手。

另外室內空氣應清新, 常開窗通風換氣。 如果家人有感冒生病, 一定要注意隔離。

撫觸:

撫觸在嬰兒身體發育的關鍵期, 尤其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著重要意義, 促進生長及智慧發育甚至心理發育等方面, 有積極作用。 媽媽們可以跟專業人員學習撫觸。

撫觸時應採取仰臥位, 頭偏向一側, 且撫觸時手應溫暖, 光滑, 撫觸面積應大, 手法要輕重適宜, 另外可以播放些輕柔的音樂, 或和寶寶說話, 唱歌。 撫觸每天進行1~3次, 每次15min, 在吃奶後1~2h清醒時進行。 在撫觸過程中應觀察寶寶, 如有哭鬧, 嘔吐, 煩躁時應暫停撫觸。

預防接種:

早產兒的生長發育滯後于足月兒, 特別是免疫系統, 因此早產兒的預防接種時間應稍有改變。 卡介苗應待體重達到2500g後才宜接種, 乙肝疫苗一般對於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後24小時內儘早接種第一劑, 對於極低出生體重兒待病情平穩後接種。 但在滿1月後, 在重新安0, 1, 6月程式完成3劑。

急救知識:

雖然早產兒在出院時達到出院標準, 但是由於各個臟器發育不完善, 神經反射能力差, 發生新生兒窒息的風險較足月兒高, 所以在早產兒出院前媽媽們或者看護人員應向專業的醫護人員學習新生兒窒息復蘇技術, 以備萬一。

定期隨訪:

兒科醫生需定期對寶寶的運動發育、視力、聽力等進行評估, 尤其對於進入NICU進行監護的早產兒,

定期看醫生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水準, 聽力情況, 小於32周早產兒需要篩查視網膜病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