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拍這兒就知男女有多滋潤

在日常生中經常會有人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比如說頭痛頭暈、臉色不好、關節疼痛、消化不良等, 但是就是找不到什麼原因, 您知道這是身體濕氣重的表現嗎?您知道拍身體部位知濕氣重嗎?您知道身體濕氣重的表現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一下有關濕氣重怎麼辦的知識, 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讓女人不死不休的“嘿咻”秘訣

拍身體部位知濕氣重

1、極泉穴

所謂的極泉穴就是在人的腋下腋窩的地方, 這個穴位也是人的心經的最為主要的穴位, 經常拍拍這個穴位是可以祛除心臟中的毒素的,

所以說經常拍拍這個穴位或者是取揉揉的話, 是可以疏通人的心臟的血液迴圈作用的。 >>>5個讓夫妻欲火蔓延的小技巧

2、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 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

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 每一到兩週一次, 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 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窩

膝窩又稱膕窩, 在窩的中心點上, 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 走的是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 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 如果這裡不通暢, 濕氣排不出去, 可能會導致關節炎。

所以說這個穴位是非常的重要的, 建議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以拍拍這個穴位至少5到10分鐘, 拍到這個穴位出現淤斑痧點出現為止就好, 並且建議每人每一周或者兩周就可以拍打這個穴位一次或者兩次。

4、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 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 可以健脾除濕。 它在膝蓋下方,

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 向內轉彎時的凹陷, 就是陰陵泉所在。

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 時間不拘, 空閒的時候就可以, 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 如果你體內有脾濕, 按這裡會疼, 但是堅持按揉, 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 說明你的脾濕在好轉。

5、足三裡

足三裡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 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 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 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 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 該穴是一個祛濕的要穴, 而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 引起水腫, 以及各種炎症, 包括皮炎、皮疹等。

除此之外, 人的脾是生出人的痰的來源, 也是管理人身體的濕氣的情況, 就是加入您的身體的時期過於重的話, 那麼就會運作不到其他的地方, 時間長了人的脾就會形成痰飲。

所以, 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 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 一天要保證10分鐘。 晚上睡覺前, 用艾條灸兩側足三裡3-5分鐘, 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6、承山穴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

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 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 所以, 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 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 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 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 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

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 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 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 身上的濕邪, 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 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 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7、豐隆穴

豐隆穴配合足三裡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 豐隆, 象聲, 轟隆打雷。 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

連成一條線, 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 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 脛骨前緣外側1.5寸, 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 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 在附近壓按, 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 就是豐隆穴, 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身體濕氣重的表現

1、頭部

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 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 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 可呈現頭昏沉重地, 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 四肢沉重, 渾身不舒適, 似乎身上附著重物。

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消化效果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

濕邪還有一個特徵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5、舌苔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6、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四個方法祛濕氣

1、食療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2、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3、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薑,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調味料祛濕

薑、蔥、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姜湯,用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哪些食物去除濕氣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2、番茄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堿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

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堿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4、芹菜

內含豐富的纖維、維生素B2及維生素C,還有大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濕、利濕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濕疹的復發。

首先我們上面的這些食物都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對於我們的身體的傷害也是比較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這些減肥的方法是十分的健康的。

濕氣重怎麼辦

喝薏米紅小豆粥

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

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艾草

將艾草點燃後在關元穴烤即可。

平日飲食儘量清淡一些

平常飲食要儘量清淡一些,少放鹽。

適當午睡

有條件的話,儘量要午睡,而且最好是躺在床上,而不是趴在桌子上。

戒煙戒酒

祛除身體的濕氣一定要戒煙戒酒,煙酒本身對身體就不好。

五大信號預示濕氣重

都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中醫認為,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濕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遷延難愈,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可從以下五大信號判斷。

信號一 舌苔厚膩

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明顯齒痕的話,那就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有濕,這就是中醫的舌診。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這些信號說明體內的濕氣較重。

信號二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信號三 食欲差

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之一,且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夏季。

信號四 小腿肚發酸

濕氣重的人起床後會感覺小腿肚發酸、發沉,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信號五 精神狀態差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困倦,記憶力減退。其實這一點不難解釋,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精神狀態不佳的表現。

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

女人一旦濕氣重,往往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比如長痘痘、月經不調、痛經、手腳冰涼等,女人濕氣重怎麼辦?當然要祛濕,但祛濕除了食療、運動、吃藥外,還要瞭解濕氣重的原因,避開這些因素,才能防止治療好了又復發。那麼,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呢?

女人濕氣重原因1、外來濕氣影響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于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裡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

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鬱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

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女人濕氣重原因2、內在濕氣影響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

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症狀。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症狀;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狀。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女人濕氣重原因3、飲食不當產生濕氣

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飲食不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飲食物通過胃的消化,脾的運化後,進入小腸,直到人體排便,再進入大腸,由大腸傳導出體外,而飲食物停留在小腸的這段時間,就是人體吸收營養的過程,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水分全部從小腸吸收,小腸壁密密麻麻排著無數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連通人體各個臟腑、部位,臟腑和人體所需的營養、水分都通過毛細血管吸收。

同時也將多餘的營養物質和水分通過毛細血管排到小腸,而臟腑和其他部位的細胞在吸收自己所需的水分以後,常常在體內形成了多餘的水分,如果得不到脾臟的有效運化,這些水分偏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形成人體的濕氣。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飲食不當傷了脾臟,導致體內的水濕氣得不到有效的運化,所以也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濕氣過重,加上現在人們的衣著習慣簡單,特別是在夏天女孩子得比較簡單,身體暴露在外面的面積大,而夏天外部的濕氣是最重的,加上夏天多數女孩子經常吃冰棒,傷了脾臟,外部的濕氣通過暴露的身體進入體內,身體內部的水分又得不到有效的運化,如此一來,濕氣愈加嚴重!

自測體內濕氣重不重 5招逼出濕氣

夏天多雨潮濕,濕氣特別重,再加上大家日夜戰鬥在空調房裡,濕邪之氣慢慢進入體內,眾白領飽受濕氣之苦啊!可腰酸背痛是否就說明自己濕氣重樂?NO!不一定!

1、吃飯時腸胃不佳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噁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專家指導: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徵候。

2、清早洗漱時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專家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態。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在夏季,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3、入廁時看大便形狀

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了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專家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濕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濕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濕氣的顯現。

4、感覺一下你的體態

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

專家指導: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5、工作時看精神狀態

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酸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象不靈活?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困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專家指導: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自我檢查提示:

如果你在陰濕天氣時出現下列變化,說明你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

那麼,就趕快跟著小編學習下面的排除濕氣的方法吧!

3個方法教你去除體內濕氣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第3招:避開濕氣的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幹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男人要知曉身體是否濕氣重

如何判斷我們身體裡是否有濕?看看是否收到身體發出的5個求救信號,就能做出判斷:

1.總覺得身體沉重,渾身不清爽,腿像灌了鉛;

2.滿面油光,毛孔粗大;

3.舌苔很厚;

4.大便黏膩,馬桶總沖不乾淨;

5.體型肥胖,大腹便便。

以上這些信號都與濕邪的特點有關。濕性重濁,所以感受濕邪後,會覺得全身非常沉重,好像被什麼東西捆住一樣,不清爽。又因濕性趨下,容易侵犯人體下部,故雙腿沉重尤為明顯。濕性黏滯,停滯於大腸,則大便總是很黏膩。

濕邪已經成為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人之所以會感受濕邪,跟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也就是後天修為毀壞了我們的體質:

一是“病從口入”。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了過多的高熱量食品,比如洋速食、油炸食品、含糖飲料、酗酒等,且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過於豐盛。

二是體力活動明顯不足。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著,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以車代步。很多人常說“我一天到晚都很忙,哪有時間去鍛煉”。殊不知,騰不出時間鍛煉的人,早晚要騰出時間看病。

三是人和大自然越來越疏離。尤其是夏天空調的使用,對我們的身體非常不利。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可一進到空調房間,汗給收了,該出的汗出不來,該消耗的消耗不掉,身體裡勢必堆滿了垃圾,堆滿了濕邪。此外,有些年輕人覺得淋著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經意間濕邪也會入侵。

怎樣才能讓身體遠離濕邪?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後,在飲食的認識上存在很多誤區,認為每天大魚大肉才是富足的標誌,其實,這是不符合中國人體質的。所以,要防濕邪,首先飲食結構應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可常喝薏米紅豆粥健脾利濕;其次,身體越懶越要動,以利於祛除濕邪;再次,夏天別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要適量出汗,給濕邪以出路;最後,避免淋雨和趟水,不讓濕邪乘虛而入。

16種食物可以有效排除濕氣

最近雨水多,不少人感覺身體沉重、困倦無食欲,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濕氣重的表現。濕氣重是萬病之源,從飲食下手祛濕最關鍵。那麼什麼食物可以排除濕氣呢?下面為您介紹12種有效排除濕氣的食物!

什麼食物可以排除濕氣?

1、赤小豆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在西方營養學裡,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且富含葉酸,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針對需要祛濕健脾的朋友來說,可用鯪魚和赤小豆共煮來調理。

2、扁豆

扁豆被稱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醫認為,扁豆味甘入脾胃經,主治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中醫書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扁豆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等,扁豆角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

3、鯽魚

鯽魚可以健脾利濕,且含動物蛋白質比較豐富,對脾胃不和有幫助,與薏米等其他可健脾利濕的食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民間認為,鯽魚分黑、白兩種,黑鱗鯽魚又稱“黑鯽”;白鱗鯽魚又稱“銀鯽”。普遍認為白鱗鯽魚品質較好,肉質細嫩、味鮮美;黑鱗鯽魚,土腥味重,肉質粗糙。入湯宜以白鱗鯽魚為佳,民間謂之“白鯽”。中醫認為它有補胃弱、益氣健脾、利水消腫之功。

4、薏米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此外,薏仁也是五穀類中纖維質最高的,低脂、低熱量,是減肥的最佳主食。

薏米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糖類,也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膚色,並且它對於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贅疣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冬瓜

冬瓜性味甘、淡、涼,能利水消腫,消熱解毒。適用於口幹、水腫、小便不利等人士。冬瓜中含鈉較低,故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可阻遏碳水化合物向脂肪轉化,並減少水鈉瀦留,消耗體內脂肪,為腎臟病人、浮腫病人的理想蔬菜。夏季人們總覺得容易上火,口幹多汗、胃口不佳,來一碗冬瓜薏米排骨湯吧。這道湯不僅可以消暑祛濕,還可以補充營養、消除浮腫,而且還能美白潤膚的功效哦,是非常適合夏天的湯品。

6、淮山

山藥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在歷史上與牛膝、地黃、菊花並稱為“四大懷藥”遠銷海外,並有“四大懷藥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鐵棍為王”之說。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

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餘種微量元素及其他礦物質,所以不僅可以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養顏。

7、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8、玉米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就成了最常見的,也是最適合夏季祛濕的食物。玉米可以說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含鈣量可以和牛奶媲美,豐富的維生素E可起到減輕動脈硬化、腦功能衰退、皮膚衰老等功效;較多的膳食纖維,有潤腸通便之功,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豐富的煙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甘油三酯等;含有的玉米黃素,可有效的對抗老年性視網膜黃斑病變。

9、馬齒莧

據資料記載,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的功效,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後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將新鮮馬齒莧取汁水,可用於治療濕疹皮炎類急性紅斑滲出期不適症狀,具有收濕止癢、清熱消腫的作用。

由於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受涼引起腹瀉、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馬齒莧忌與胡椒粉同食;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10、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的之稱,是頗受稱讚的藥膳。香菇性味甘平,歸肝經和胃經,對於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補氣祛濕的功效更為明顯。因為野香菇多生長於山坡之上較為潮濕的地方,因此對於濕氣有很強的防禦力,其祛濕功能主要來源於此。

11、黃瓜

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濕,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

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我們常吃的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黃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12、綠豆

中醫認為綠豆可解百毒,能幫助體內毒物的排泄,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綠豆可解酒毒、野菌毒、砒霜毒、有機磷農藥毒、鉛毒、丹石毒、鼠藥毒等。

綠豆還含有降血壓及降血脂的成分。取食綠豆芽,可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舌瘡口炎及陰囊炎、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壞血病等。

綠豆芽脫下的豆皮名為綠豆衣,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功。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詳細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拍身體部位知濕氣重都有哪些穴位的了吧,您也應該已經知道身體濕氣重的表現有哪些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學到的有關濕氣重怎麼辦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夥伴們哦。

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最熱門的話題。

2、關節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3、消化效果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小便及婦女帶下,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

濕邪還有一個特徵也是“趨下”,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醫養生,健脾“化濕”。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特徵都相對經典。

5、舌苔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

6、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四個方法祛濕氣

1、食療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2、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3、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薑,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調味料祛濕

薑、蔥、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姜湯,用姜湯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哪些食物去除濕氣

1、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2、番茄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堿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

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堿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4、芹菜

內含豐富的纖維、維生素B2及維生素C,還有大量的礦物質、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濕、利濕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濕疹的復發。

首先我們上面的這些食物都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對於我們的身體的傷害也是比較小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這些減肥的方法是十分的健康的。

濕氣重怎麼辦

喝薏米紅小豆粥

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

所以,治療水腫必用赤小豆,而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濕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濕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艾草

將艾草點燃後在關元穴烤即可。

平日飲食儘量清淡一些

平常飲食要儘量清淡一些,少放鹽。

適當午睡

有條件的話,儘量要午睡,而且最好是躺在床上,而不是趴在桌子上。

戒煙戒酒

祛除身體的濕氣一定要戒煙戒酒,煙酒本身對身體就不好。

五大信號預示濕氣重

都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中醫認為,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濕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遷延難愈,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可從以下五大信號判斷。

信號一 舌苔厚膩

如果發現自己舌苔很厚膩,或者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明顯齒痕的話,那就基本可以確定體內有濕,這就是中醫的舌診。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這些信號說明體內的濕氣較重。

信號二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濕,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信號三 食欲差

如果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種現象也是脾胃功能較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之一,且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在夏季。

信號四 小腿肚發酸

濕氣重的人起床後會感覺小腿肚發酸、發沉,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信號五 精神狀態差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困倦,記憶力減退。其實這一點不難解釋,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精神狀態不佳的表現。

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

女人一旦濕氣重,往往會帶來各種健康問題,比如長痘痘、月經不調、痛經、手腳冰涼等,女人濕氣重怎麼辦?當然要祛濕,但祛濕除了食療、運動、吃藥外,還要瞭解濕氣重的原因,避開這些因素,才能防止治療好了又復發。那麼,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呢?

女人濕氣重原因1、外來濕氣影響

外濕致病,多因患者傷于霧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業,或涉水淋雨,或居於潮濕之處而得。發病有由表入裡的轉變規律,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症狀各異。

淺則傷人皮肉筋脈或流注於關節,深則可入臟腑。如濕鬱肌表,可見惡寒無汗,發熱體酸,頭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濕阻經絡,則見肢體重著酸痛,或經脈拘急或痙攣等症狀;濕著筋骨成為濕痹,又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

外濕侵襲人體,還常兼有風、寒、暑、熱等其他致病因素或病機特性,臨床上也常以此作出病因或病性診斷,以為治療依據,如寒濕相兼、風濕相兼、濕熱相兼,或風寒濕三者相兼等。

女人濕氣重原因2、內在濕氣影響

內濕可因外濕侵入人體,影響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稱為濕困脾土。也可因飲食不當、勞倦思慮等原因損傷脾臟,或因腎陽衰弱引致脾陽不振而形成。因脾主運化,與人體內水液的代謝和輸布密切相關,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聚而成濕,甚至積而成水。

內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膩不渴,胸悶痞滿,嘔吐痰涎,便溏泄瀉,或尿少浮腫,或婦女白帶量多等症狀。內濕在人體內還可進一步演變發展。如上入胸膈,則可形成濕蔽清陽,嚴重者可產生神識如蒙的症狀;或胸絡痹阻,發生胸痹胸痛。如壅結於大腸,又可見大便下血、血色不鮮,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狀。其病證性質又有寒熱虛實的不同。

女人濕氣重原因3、飲食不當產生濕氣

女人為什麼會濕氣重?飲食不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飲食物通過胃的消化,脾的運化後,進入小腸,直到人體排便,再進入大腸,由大腸傳導出體外,而飲食物停留在小腸的這段時間,就是人體吸收營養的過程,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水分全部從小腸吸收,小腸壁密密麻麻排著無數的毛細血管,這些毛細血管連通人體各個臟腑、部位,臟腑和人體所需的營養、水分都通過毛細血管吸收。

同時也將多餘的營養物質和水分通過毛細血管排到小腸,而臟腑和其他部位的細胞在吸收自己所需的水分以後,常常在體內形成了多餘的水分,如果得不到脾臟的有效運化,這些水分偏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形成人體的濕氣。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飲食不當傷了脾臟,導致體內的水濕氣得不到有效的運化,所以也越來越多的人身上濕氣過重,加上現在人們的衣著習慣簡單,特別是在夏天女孩子得比較簡單,身體暴露在外面的面積大,而夏天外部的濕氣是最重的,加上夏天多數女孩子經常吃冰棒,傷了脾臟,外部的濕氣通過暴露的身體進入體內,身體內部的水分又得不到有效的運化,如此一來,濕氣愈加嚴重!

自測體內濕氣重不重 5招逼出濕氣

夏天多雨潮濕,濕氣特別重,再加上大家日夜戰鬥在空調房裡,濕邪之氣慢慢進入體內,眾白領飽受濕氣之苦啊!可腰酸背痛是否就說明自己濕氣重樂?NO!不一定!

1、吃飯時腸胃不佳

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在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噁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

專家指導: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濕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自檢脾胃功能,就能發現你是否脾濕。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我們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水液,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細胞新陳代謝提供能量。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饑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徵候。

2、清早洗漱時看面色和舌苔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專家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態。健康人平時可以養成定期觀察自己舌象的習慣,對照一些中醫舌診的圖片,就可以發現自己健康問題的蛛絲馬跡。在夏季,脾濕的人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3、入廁時看大便形狀

大便稀爛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而且大便完了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專家指導:確認是否脾濕,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大便。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濕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體內濕氣過重時,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濕氣的顯現。

4、感覺一下你的體態

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

專家指導:濕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征,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5、工作時看精神狀態

是否有胸悶的感覺,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酸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活動時關節發緊,好象不靈活?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困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專家指導: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自我檢查提示:

如果你在陰濕天氣時出現下列變化,說明你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

那麼,就趕快跟著小編學習下面的排除濕氣的方法吧!

3個方法教你去除體內濕氣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第3招:避開濕氣的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2.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3.不要穿潮濕未幹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幹頭髮。

4.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男人要知曉身體是否濕氣重

如何判斷我們身體裡是否有濕?看看是否收到身體發出的5個求救信號,就能做出判斷:

1.總覺得身體沉重,渾身不清爽,腿像灌了鉛;

2.滿面油光,毛孔粗大;

3.舌苔很厚;

4.大便黏膩,馬桶總沖不乾淨;

5.體型肥胖,大腹便便。

以上這些信號都與濕邪的特點有關。濕性重濁,所以感受濕邪後,會覺得全身非常沉重,好像被什麼東西捆住一樣,不清爽。又因濕性趨下,容易侵犯人體下部,故雙腿沉重尤為明顯。濕性黏滯,停滯於大腸,則大便總是很黏膩。

濕邪已經成為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心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兇。人之所以會感受濕邪,跟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也就是後天修為毀壞了我們的體質:

一是“病從口入”。飲食結構不合理,攝入了過多的高熱量食品,比如洋速食、油炸食品、含糖飲料、酗酒等,且三餐分配不合理,晚餐過於豐盛。

二是體力活動明顯不足。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著,上班坐在桌前,下班以車代步。很多人常說“我一天到晚都很忙,哪有時間去鍛煉”。殊不知,騰不出時間鍛煉的人,早晚要騰出時間看病。

三是人和大自然越來越疏離。尤其是夏天空調的使用,對我們的身體非常不利。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可一進到空調房間,汗給收了,該出的汗出不來,該消耗的消耗不掉,身體裡勢必堆滿了垃圾,堆滿了濕邪。此外,有些年輕人覺得淋著雨漫步是件非常浪漫的事,不經意間濕邪也會入侵。

怎樣才能讓身體遠離濕邪?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後,在飲食的認識上存在很多誤區,認為每天大魚大肉才是富足的標誌,其實,這是不符合中國人體質的。所以,要防濕邪,首先飲食結構應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可常喝薏米紅豆粥健脾利濕;其次,身體越懶越要動,以利於祛除濕邪;再次,夏天別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要適量出汗,給濕邪以出路;最後,避免淋雨和趟水,不讓濕邪乘虛而入。

16種食物可以有效排除濕氣

最近雨水多,不少人感覺身體沉重、困倦無食欲,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濕氣重的表現。濕氣重是萬病之源,從飲食下手祛濕最關鍵。那麼什麼食物可以排除濕氣呢?下面為您介紹12種有效排除濕氣的食物!

什麼食物可以排除濕氣?

1、赤小豆

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在西方營養學裡,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而且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且富含葉酸,產婦、乳母多吃紅小豆有催乳的功效。針對需要祛濕健脾的朋友來說,可用鯪魚和赤小豆共煮來調理。

2、扁豆

扁豆被稱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醫認為,扁豆味甘入脾胃經,主治脾虛有濕、體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腫。中醫書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扁豆是一味補脾而不滋膩,除濕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濕良藥。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多種維生素及食物纖維等,扁豆角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

3、鯽魚

鯽魚可以健脾利濕,且含動物蛋白質比較豐富,對脾胃不和有幫助,與薏米等其他可健脾利濕的食材配合食用,效果更佳。民間認為,鯽魚分黑、白兩種,黑鱗鯽魚又稱“黑鯽”;白鱗鯽魚又稱“銀鯽”。普遍認為白鱗鯽魚品質較好,肉質細嫩、味鮮美;黑鱗鯽魚,土腥味重,肉質粗糙。入湯宜以白鱗鯽魚為佳,民間謂之“白鯽”。中醫認為它有補胃弱、益氣健脾、利水消腫之功。

4、薏米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此外,薏仁也是五穀類中纖維質最高的,低脂、低熱量,是減肥的最佳主食。

薏米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糖類,也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膚色,並且它對於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贅疣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5、冬瓜

冬瓜性味甘、淡、涼,能利水消腫,消熱解毒。適用於口幹、水腫、小便不利等人士。冬瓜中含鈉較低,故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可阻遏碳水化合物向脂肪轉化,並減少水鈉瀦留,消耗體內脂肪,為腎臟病人、浮腫病人的理想蔬菜。夏季人們總覺得容易上火,口幹多汗、胃口不佳,來一碗冬瓜薏米排骨湯吧。這道湯不僅可以消暑祛濕,還可以補充營養、消除浮腫,而且還能美白潤膚的功效哦,是非常適合夏天的湯品。

6、淮山

山藥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在歷史上與牛膝、地黃、菊花並稱為“四大懷藥”遠銷海外,並有“四大懷藥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鐵棍為王”之說。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

富含18種氨基酸和10餘種微量元素及其他礦物質,所以不僅可以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養顏。

7、燕麥

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他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8、玉米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就成了最常見的,也是最適合夏季祛濕的食物。玉米可以說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含鈣量可以和牛奶媲美,豐富的維生素E可起到減輕動脈硬化、腦功能衰退、皮膚衰老等功效;較多的膳食纖維,有潤腸通便之功,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豐富的煙酸,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濃度、甘油三酯等;含有的玉米黃素,可有效的對抗老年性視網膜黃斑病變。

9、馬齒莧

據資料記載,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的功效,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稱,主治痢疾,腸炎,腎炎,產後子宮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將新鮮馬齒莧取汁水,可用於治療濕疹皮炎類急性紅斑滲出期不適症狀,具有收濕止癢、清熱消腫的作用。

由於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受涼引起腹瀉、大便泄瀉及孕婦忌食;馬齒莧忌與胡椒粉同食;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10、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的之稱,是頗受稱讚的藥膳。香菇性味甘平,歸肝經和胃經,對於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補氣祛濕的功效更為明顯。因為野香菇多生長於山坡之上較為潮濕的地方,因此對於濕氣有很強的防禦力,其祛濕功能主要來源於此。

11、黃瓜

夏季對人體最重要的影響是暑濕,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消化不良。

適當攝入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水、排毒通便。我們常吃的黃瓜就是涼性蔬菜中的代表。夏季也是黃瓜上市的旺季,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鉀低鈉的特點,適合夏天人們大量出汗後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無機鹽。

12、綠豆

中醫認為綠豆可解百毒,能幫助體內毒物的排泄,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綠豆可解酒毒、野菌毒、砒霜毒、有機磷農藥毒、鉛毒、丹石毒、鼠藥毒等。

綠豆還含有降血壓及降血脂的成分。取食綠豆芽,可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維生素B2引起的舌瘡口炎及陰囊炎、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壞血病等。

綠豆芽脫下的豆皮名為綠豆衣,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功。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詳細的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拍身體部位知濕氣重都有哪些穴位的了吧,您也應該已經知道身體濕氣重的表現有哪些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學到的有關濕氣重怎麼辦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夥伴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