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調元散的功效與作用

調元散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 調元散的作用有很多, 可以提高免疫力, 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 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調元散如何吃最好。

【處方】 幹山藥(去黑皮)15克 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根)白術 白芍藥 熟幹地黃(酒洗)當歸(酒洗)黃耆(蜜水塗炙)各7.5克 川芎 甘草(炙)各9克 石菖蒲6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調補元氣。 主小兒稟受元氣不足, 顱囟伺解, 肌肉消瘦, 腹大如腫, 語遲、行遲、齒遲, 手足如癇, 神色昏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水150毫升, 加生薑2片, 大棗1枚, 煎至100毫升, 不拘時溫服, 如嬰孩幼嫩,

與乳母同服。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 人參 茯苓 白術 山藥 白芍 地黃 當歸 川芎 甘草

【功能主治】 補氣養血。 主小兒生下氣血兩虛, 囟大, 頭縫不合如開解。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處方】 人參 白術 陳皮 厚樸(制)香附各6克 炙甘草 藿香各1.5克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氣。 主小兒變蒸, 脾弱不乳, 吐乳多啼。

【用法用量】 上藥每服3~6克, 加生薑、大棗, 水煎服。

【摘錄】 《景嶽全書》卷六十二

【處方】 潞參1錢, 炒白術1錢, 陳皮3分, 蔻米(研)3分, 藿香3分, 炒扁豆1錢, 法半夏5分, 炙草4分, 伏龍肝1錢。

【功能主治】 小兒變蒸, 脾虛不乳, 吐乳多啼, 欲發慢驚。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揣摩有得集》

【處方】 山藥2錢, 茯苓2錢, 橘紅2錢, 人參2錢, 白術(炒)2錢, 當歸(炒)2錢, 甘草(炙)2錢, 枸杞2錢, 陳冬米3合。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胎怯。

【用法用量】 每用圓眼湯調下。

【摘錄】 《馮氏錦囊·雜症》卷三

上文就是對調元散的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 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 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 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