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感染、甲亢 盜汗預示的幾種病
盜汗指的是入睡後異常出汗、醒後止汗, 嚴重的盜汗會將床單或睡衣打濕。 伴隨低燒的盜汗是結核病的典型症狀。 除此之外, 還有其他幾種情況可引起盜汗。 近日, 美國《預防》雜誌刊文, 盤點了夜間盜汗預示的7項健康風險。
1.心血管病。 根據2014年發表在《國際婦產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 常盜汗的中年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升高。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現盜汗的幾率升高, 而這幾種病都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2.感染。 身體抵抗感染或疾病時, 盜汗現象會持續數天甚至數周, 直至其他症狀逐漸消退。
3.甲狀腺功能紊亂。 夜間盜汗是甲亢的常見症狀, 其他與激素相關的疾病也有可能引發盜汗。
4.藥物副作用。 盜汗是許多藥物的常見副作用之一, 如抗抑鬱藥和某些治療癌症的藥物。 糖尿病人如服用降糖藥過量, 血糖水準降得過低的話, 也會出現盜汗。
5.免疫系統功能失調。 最常見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即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的疾病, 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6.腫瘤。 幾種癌症也會導致盜汗發生, 例如淋巴瘤。 如果發現自己除盜汗之外, 還伴有體重下降、總感到疲憊及淋巴結腫大等現象, 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 應儘快就診。
7.基因變異。 根據2016年發表在《更年期》雜誌上的一項研究, 夜間盜汗出現頻率增大及潮熱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