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心靈砒霜”為何盛行
那些勵志又溫暖的話語曾世世代代觸動並激勵著人們。 對於90後來說, 有些話從小就被老師和家長咀嚼過千百遍, 後來證明並不真實, 有的將名人軼事生搬硬套、斷章取義, 還有些完全不符合當下的社會情形。 於是,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勇氣、知識以及對世界的體驗, 拒絕繼續被一些雞湯文澆灌, 並發起反擊。
“反雞湯”說出了人心裡有卻不敢說出的話 這一代人自信, 超能自黑、互黑和自嘲, 敢直面人內心的脆弱甚至陰暗, 並將其推送到光天化日之下, 將藏在內心和外部事件的“負能量”一把扯出來, 那股狠勁兒讓讀者不由得打個冷顫。
其能量方向的確與“積極”有些不搭, 然而它能如此廣泛流行, 皆因它“不服”的姿態:釋放小邪惡, 壓抑不再有。 騰出心理空間, 安放諸多心情, 心理能量重回平衡, 維護行為如常。
他們在完成自我情緒宣洩的同時, 也幫讀者說出了人內心無數次湧動卻沒勇氣說出的話, 助人釋放, 給人快感。 尤其是對60後、70後的人來說, 讀起來耳目一新, 邊吸涼氣邊佩服。
顯然, 這代人心靈的開放度顯著提高, 敢於直視“黑色”的情緒體驗, 少了許多壓抑式的防禦, 能發出自己的真實聲音。
其實, 人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魔鬼, 嫉妒、絕望、憤怒、憎恨等, 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陰影(shadow)”部分,
所以, “心靈砒霜”就像酒吧夜店不會消失, 因為人們的情緒需要發洩, 而它們是最安全的發洩地。
文風接地氣 90後駕馭文字自有一套。 遠離抽象和文縐縐, 直接、通俗, 來自日常生活, 極富畫面感, 清晰又接地氣。 如:熟練運用“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可以省下人生80%的時間。
觀點鮮明的“兩截式”句型。 前半截為廣泛傳頌的“雞湯”, 清風徐徐, 後半截話鋒反轉, 變成錐子, 直戳人心。
那麼, “反雞湯”為啥能盛行在這個時期呢?
人們曾經需要溫柔的撫慰 歷代格言警句有如哲學小語,
它盛行於上世紀80年代。 那時, 人們剛從“文革”中走出, 社會經濟滿目瘡痍, 需要的是相互勉勵安慰, 現實中缺少的, 雞湯文給予了。 後來改革開放、經濟振興, 人們需要飛速發展、拼命工作, 勵志雞湯助力呐喊:“只要努力, 就能成功”。 可見, 心靈雞湯在60後、 70後的精神生活裡就是:安慰劑、庇護所、加油站。 人們需要它。
如今的年輕人更自信 85後、90後們大都是獨生子女,
一個人是否被開得起玩笑(被黑), 取決於他的自尊水準, 自尊水準較高的人, 不那麼在意他人的評價;相反, 一個極度缺乏愛和關注的人, 哪怕是一丁點兒瞧不起的眼神兒都極有可能令其憤怒。
記得以前曾看到一個報導, 那是汶川地震後的救災中, 85後們表現出了令人震撼的無我付出:積極、投入、溫暖, 用實際行動擊敗了“自戀自我的獨生子女將是垮掉的一代”的評價。 一般來說,
那麼, 心靈砒霜的破壞究竟會有多大?必須承認, 有些“反雞湯”很犀利, 就像輪胎紮了一個洞, 令人洩氣。 然而, 是否真洩氣, 是源於自己內心系統的一個決定, 如果內心有力量, 彼此黑過之後, 倒是可以輕鬆上陣, 繼續努力了。
有些話很消極, 卻又都是真相。 比如:“你努力過後才發現, 智商的鴻溝無法逾越。 ”努力了也不一定就成功, 這是現實的一部分, 一件事情的成功取決於多個因素, 自身條件、環境因素、經濟條件, 等等。 所以, 這種話令我們看到事情真實的一面, 我們可以腳踏實地, 作出更實際的選擇。 灰姑娘不一定非要找白馬王子。 一旦你特別努力, 卻依然沒有得到,
沒有動力固然不行, 然而, 不顧客觀條件, 高喊著口號教人往前沖的“成功學”, 不應算在心靈雞湯之內, 因為那是非資源取向的蠱惑, 就像鍋裡沒水卻在底下猛燒火, 那是幹燒, 終究會令人有枯竭感。
總之, 時代已準備好更加寬容的姿態。 有句話說得好:人很難被段子鼓勵, 也不可能被段子摧毀!
(簡.易:專業從事特殊人群心理訓練20餘年, 擅長CBT和艾瑞克森式潛意識整合式心理諮詢)
簡.易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6年10月2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