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冬至 冬至怎么來的?

過冬至節最早的記錄是源于漢代, 在唐宋的時候成為中國人民族性的節日, 并一直遺留至今。 甚至在很多古籍中都有“過冬至如過年”的記載。 古時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乃上天賜予的福祉, 所以這天大多休息, 軍隊整體, 邊塞閉關, 商旅停業, 朝廷不理事, 官衙放假, 親朋各以美食相贈, 相互作客, 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亞歲宴”的名目甚多, 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那么冬至的來歷是什么?冬至是怎么來的?

根據周朝的記載, 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

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 因此, 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在的十一月, 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 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因此, 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

就因歷法的不同, 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歷歷法, 認為冬至過后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后就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么受重視, 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 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 所用的夏歷歷法有了很大的出入, 這樣的錯誤觀念應該矯正, 把正確的歷法傳承才對。

從節氣的角度來說,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 測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 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 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 但春天已經不遠了。 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 表示年終有所歸宿。 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 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 如果外出不回家, 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另外民間有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與來到的先后, 來預測往后的天氣。 俗語說:“冬至在月頭, 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 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 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冬至日到來的早晚,

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俗語也說:“冬至黑, 過年疏;冬至疏, 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 那么過年一定晴天, 反之, 如果冬至放晴, 過年就會下雨).